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回頭就把黃竹山那些研究造炮的工匠們全都砍了,尼瑪搞了一年半載了,造了好幾次樣炮出來,兩次第一炮就炸膛不說,而且有效射程達到五百米後,死活就上不去了。
射程再遠一些倒是可以,但是準頭基本就沒了,一炮打出去最後炮彈會落到那裡,那隻能靠蒙!
興許都能飛到外天空去!
總之到現在,黃竹山的那些工匠們都沒能搞出來有效射程超過五百米的火炮,至於弄大仰角追求最大射程,那玩意沒實戰意義,而李軒向來都不喜歡這些華而不實的資料。
更關鍵的是,能打出五百米的有效射程的火炮實在是太重了,由於造炮工藝實在太差,為了避免炸膛,那炮管都是非常的厚,為了增加準確度便於瞄準增加有效射程,炮架更重。
這麼一搞,竟然搞出來了重達差不多近千斤的火炮,這個重量如果是放在二戰期間,都能夠搞出來有效射程七八公里以上的七十五毫米火炮了。
即便是不考慮年代以及技術因素,但是這樣的火炮對於大唐新軍而言還是太重了,比起人家明軍仿製的佛郎機都不如。
李軒想要的可不是這種死重死重的火炮,作為營級支援火炮使用,重量應該只於幾百斤,最好是控制在五百斤以下,然後有效射程自然是越大越好。
因為大唐新軍目前的活動範圍是在正泰縣或者放大了說就是興泉府,而退一萬步說,哪怕某一天大唐新軍牛逼大發了,拿下了大半個中國,他們的活動範圍還是在地形複雜,山地眾多的南方地區。
因此,對於李軒設想中的營級步兵支援火炮而言,重量就是一個大門檻,超過五百斤就很難讓人接受了。
至於說更重,射程更遠的火炮,等那天大唐新軍有好幾萬人了再說。
現在,沒必要!
而明軍的火炮步兵沒有讓李軒等待太久,傍晚時分,隨著後續明軍主力的抵達,李軒也是終於看到了明軍的帶來的火炮!
“這就是火炮?”李軒看著河對岸的明軍搬抬著的大鐵疙瘩,那玩意和自己影響中的火炮不太像啊。
怎麼說呢,這玩意就像是一根管子,嗯,還是屬於比較粗短的那種管子,如果不是別人提示李軒,李軒隔著這麼遠,還不一定能發現並看出來這玩意就是火炮呢。
看到這火炮的第一眼,李軒的第一感覺就是,這炮太o了,把它稱之為炮,那簡直是侮辱‘戰爭之神’這四個字。
還是自個在黃竹山的試造的火炮看起來帥氣!
不過既然明軍都把火炮拿出來了,自己要是不拿個火炮出來,豈不是顯得小家子氣?
當即他大手一揮就是道:“立即派人回黃竹山,把朕的大義大利炮拉過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