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侍衛聽到李軒的話,先是習慣性的道:“臣遵旨!”
但是說完遵旨後,他卻是愣住了,遲疑了片刻後還是沒有動作,興許是猶豫了許久,這侍衛才是帶著忐忑道:“啟稟陛下,臣愚鈍,這義大利炮是?”
“義大利炮啊?”李軒這麼一聽,才是回味過來,自己剛才說漏嘴了。
哪怕是在這個時代已經一年多了,在很多方面已經是習慣了這個時代,比如說擦屁股的紙張不是柔軟的衛生紙而是草紙,比如說刷牙沒有牙膏而是青鹽,比如說以往看到人受傷或者死亡都會無法鎮定,但是現在卻是已經可以無視戰場上的屍體和不斷哀嚎的傷者了。
但是諸多習慣雖然已經改了過來,但是靈魂深處依舊卻是無法改變的,他還擁有著一個現代人的靈魂,說話的時候不經意之間總會說出一兩個這個時代的人所無法理解的詞彙。
大多時候因為他的皇帝身份,柳八苟他們要麼是被逼著習慣李軒所說的詞彙,比如把手銃叫成火槍,要麼是乾脆無視李軒所說的詞彙。
不過現在,他身邊的這個侍衛可是不好無視,因為他要去把這個什麼義大利炮拉過來,可是啥是義大利炮?
好在李軒也沒有為難他,意識到自己說錯話後,李軒當即道:“就是作坊裡打造的火炮,之前不是說已經試造好了一門嗎,把它帶過來,嗯,要快!”
聽到李軒這麼說,那侍衛才是反應過來,工部的作坊里正在打造大火銃,哦,不對,是火炮他也是知道的。
並且還跟著李軒去看過好多次呢,雖然現在他還搞不懂為什麼陛下會把大火銃叫成火炮後,今天又換成了義大利炮。
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了自己這一次回去黃竹山的具體任務。
他當即道:“臣會以最快的速度把這火炮,哦,義大利炮帶過來的!”
聽到手下的這侍衛也隨著自己叫起了義大利炮,李軒也是懶得解釋了,隨意揮了揮手讓他去辦事,回頭他則是繼續觀察著河對岸的明軍。
河對面的明軍明顯是沒有在今天傍晚冒險渡江的打算了,因為那些明軍已經是開始修築營地了。
不過想想也是,如今河對岸根本就沒有幾艘可供渡江的小船,而索道也已經被斬斷,他們靠著這幾艘小船,一次頂多送幾十人過來,這來回一次怕是要小半個小時呢。
如果他們要這麼冒險渡江,基本就是給大唐新軍送肉吃,而且是送過來多少就會吃掉多少。
他們要想渡江,就得製作大量的木筏或者竹筏什麼的,最少也需要做到一次性送五百人甚至上千人過江,要不然的話他們冒險渡江只能是送死。
看到明軍開始修築營地了,李軒也是沒有興趣繼續在山頭上親自觀察了,反正在山頭上隨時都有己方的人觀察對面明軍的動向,稍有異動就能夠報告到自己這裡來,他沒有必要親自盯著。
下了山頭後,回到中軍營帳後,李軒又把曾子文他們幾個高階將領召集起來,說一說今天這一次伏擊的得失。
這種戰後討論已經差不多形成了大唐新軍的習慣!
這種戰後討論會議,簡單說就是總結優點和缺點,以後優點繼續發揚,,缺點就是盡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