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周氏一如既往地不做人,上來就想拿錢砸斷她的生意路,逼她走。
這種競爭方式愚蠢至極,典型的賠本賺吆喝。
她給周氏算過賬,按照周氏這樣的做法,光是一碗不帶面的湯,成本都要在五文錢往上。
也就是說,每賣出去一份湯,周氏白忙活一通不說,還得再倒貼兩文錢進去。
可問題是,這種砸錢賺吆喝的賠本買賣,周氏又能堅持多久呢?
三天?
五天?
只怕支撐不了幾天,周氏想打腫臉充胖子,雲家那邊就先不樂意了。
畢竟兩家乾的是合夥生意。
而合夥生意最忌諱的就是心不一致。
她將氣得呼哧呼哧喘粗氣的趙寶珠拉到一邊,悄悄將這番道理講了一番。
後者聽完後,沒那麼生氣了,但還是擰著眉頭,擔憂道:“可萬一,他們也像咱們一樣,不往湯裡面放肉,就是多放一塊蘿蔔,一根麵條呢?”
“那我們就更不必擔心了。”
沈玉樓的面上絲毫不見擔憂,含笑反問趙寶珠:“寶珠,我問你,假如你去周氏那裡買湯麵,每次碗裡都有好幾塊肥肉片子,湯麵的份量也給得很足;可是後來有一天,你再去周氏那裡買湯麵,發現碗裡面的肥肉片子沒了,份量也減少了,你會怎麼做?”
“我會很生氣,以後再也不去她那裡買湯麵吃了。”
趙寶珠想也不想,脫口就答道,話出口以後,她才意識到沈玉樓問話裡的深意,眼眸一下子就亮堂起來。
是啊,她會因為碗裡面的肉沒了,分量減少了,而拒絕再次去周氏那裡買面,那些勞丁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很少有人能越過“鬥米恩升米仇”的邏輯。
見趙寶珠明白了這個道理,沈玉樓這才算放下心來。
說實話,她是真擔心趙寶珠壓不住脾氣,再跑過去把周氏的攤子掀了,或是跑過去把人摁地上揍一頓。
就周氏那喜歡訛人的性子,趙寶珠要是敢動她一根手指頭,她就敢躺地上哭喊骨頭斷了,獅子大開口地索要醫藥費。
到時候賠錢還是事小,萬一周氏再出去到處嚷嚷,趙寶珠怕是就要擔上一個剽悍的名聲。
名聲對趙寶珠很重要。
因為趙寶珠有一個在縣城書院唸書的未婚夫。
這個未婚夫將來還很有可能走仕途路。
拉住趙寶珠的手,沈玉樓還是沒忍住,又叮囑了一遍:“不管他們那邊怎麼鬧騰,咱們都不要受他們影響,咱們只管做好咱們鍋裡的飯就行。”
做生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長久的堅持。
這個堅持中,質量又是最重要的。
質量可以提升,但是絕對不能倒退,否則就是趕客。
周氏顯然還沒這方面的概念。
銅鑼聲才一敲響,她便揭開了大鍋上扣著的鍋蓋,然後揮舞起長柄飯勺,扯開嗓子攬客。
“湯麵嘞,香噴噴的湯麵嘞,加了肥肉片子的湯麵,好吃不貴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