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袋口開啟,一股獨屬於大料的辛香在屋內瀰漫開。
迎著趙家一眾人等狐疑的目光,沈玉樓解釋道:“這布袋裡面裝的,是磨碎成粉的大料。”
“這些大料,都是我按照比例調配出來的,放在湯鍋裡面,跟食材一塊兒熬煮,能增加湯底的口感,讓熬出來的湯更加美味可口。”
他們要想打贏這場競爭仗,保住客人不被搶走,光是價格公道實惠還不夠,還得在味道上面下工夫。
獨家秘製的湯底配方,這是他們家麵攤生意的秘密武器,誰也偷學不去。
這些道理,早在去縣城的路上,沈玉樓就跟趙寶珠講過了,所以剛才大家擔心生意被搶,都急得不行,就她不著急。
直到這會兒,她才補充說道:“為了買這些大料,我和沈玉樓,我倆快把縣城的大小藥鋪跑遍了,這家買一樣,那家買一樣,就怕方子的配比讓人偷學了去。”
這也是她們明明老早就收攤了,卻這麼晚才回來的原因。
趙母一下子就意識到了那些大料的重要性,趕忙叮囑三個兒媳婦別把大料配方的事情往外說,並且著重點了下三兒媳小錢氏。
“尤其是你,肚子裡面藏不住話的性子……你往後給我管好自己的嘴巴,要是敢將這事往外說,哪怕是半個字,我就代替三郎休你。”
趙母不擔心兩個兒子,也不擔心大兒媳和二兒媳,獨獨對三兒媳小錢氏不放心。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多話的人,啥事都喜歡往外說,連家裡面多烙了張餅子,她都要往外說道說道,不然就渾身刺撓得不行。
所以,趙母的一番敲打才會這麼重。
小錢氏連忙保證道:“娘放心,兒媳知道輕重,肯定不敢將這事往外說……就是我親孃問起我,我也不說!”
婆家和孃家之間,小錢氏還是更看重婆家這邊一些。
畢竟她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她這碗水,將來是要老死在婆家的。
配方的事情關乎到婆家的掙錢大計,她肯定不會往外說半個字的,打死都不說!
得到了小錢氏的保證,趙母又看向另外兩個兒媳,大錢氏和溫氏忙也保證說不會往外說,趙母這才算放下心來。
沈玉樓對這方面的擔憂其實不是很重。
畢竟配方的配比比例才是關鍵,就算旁人知曉她湯裡面都放了哪些大料,可若是比例配得不對,最終呈現出來的味道,也會不一樣。
哪怕是比例配對了,但是萃取料包香味的時間長短,同樣會影響到湯底的口感。
做飯這種事情,看似簡單隨意,但要想把飯菜做得美味可口,也是有高標準和嚴要求的,不然怎麼會有廚藝好壞之分呢?
而湯底配方的精準配比,只有她知道,就是全程跟著她跑上跑下的趙寶珠,估計也只知道個大概範疇。
所以她對配方外洩的事情不是很擔心,但趙家人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的氛圍,還是讓她大受感動。
都說其利斷金,一家人,人心一致,勁兒往一處使,何愁日子過不起來?
怕就怕住在一個屋簷下面,大家卻各有心思,都只為自己考慮,那才是最可怕的。
就好比沈家那邊,雲氏坐在床沿邊,捧著孕肚對沈青山道:“相公,我想跟你商量個事。”
“啥事呀,你說。”沈青山正在幫她洗腳,頭也不抬地說。
雲氏就將他拉起來,又把他的肩膀扳過來,夫妻倆面對面地側坐在床沿邊上,雲氏這才開口說道:“娘說,明天讓你跟她一塊兒,去工地那邊熬湯賣。”
因為沈魁年前那會兒摔傷了腿,到現在走路還都是一跛一跛的,所以這去工地上煮湯賣的活計,就落到了周氏和沈青山兩人頭上。
這事是他們一家人一塊兒商量好的。
如今雲氏又提起來,沈青山不由得面露茫然。
雲氏就用手指輕輕戳了下他腦門,嬌嗔道:“我知道你在場,所以才說要跟你商量啊。”
將身子依偎進沈青山的懷抱裡,臉頰也貼在沈青山的胸膛上面,又拉起他的手掌一遍遍摩挲,雲氏輕聲細語地往下說。
“你看,我現在有了身孕,爹又腿腳不方便,你和娘都出去了,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啥的,連個幫我請大夫的人都沒有。”
這點沈青山還真沒想到。
主要是村裡面年年都有媳婦生娃,大家都挺順當的,誰也沒見出過啥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