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后此舉,顯然意在羞辱蘇先生。
侯公公明白此事非同小可,急忙前來稟報。
慶帝聽後,放下茶杯,搖頭嘆息:
“唉,朕這個母后啊。
”
“蘇渝身為太子少師,怎能第一天就被罰跪?”
慶帝語氣中三分不滿,七分無奈。
他心中不願此事發生的情緒,此刻表露無遺。
片刻沉默後,慶帝抬頭看向侯公公,淡然詢問:
“蘇渝,跪了嗎?”
侯公公搖搖頭:
“尚不清楚。
”
“小祥子聽了前半段,察覺氣氛不對,立刻趕來彙報。
”
“奴才剛才已讓他再去探查。
”
停頓片刻,侯公公問道:
“陛下,要不要派人去為蘇先生解圍?”
按理說,侯公公不該問這個問題。
但他見慶帝似乎不願蘇渝以這種方式受訓,又想起慶帝一貫對蘇渝頗為關切。
於是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慶帝思索片刻,擺擺手:
“不用了。
”
“既然太后要訓誡。
”
“就讓蘇渝認真聽一聽吧。
”
“年卿為人,多聽多學總有益處。
”
蘇渝雖聰慧且能力出眾,但在慶帝看來,
臣子過於聰明或愚鈍皆非好事。
太愚鈍難以領會聖意,溝通費力;
太聰明則易因機巧失衡,需時常警醒。
而這種警醒,有時必須由皇帝親自施行。
大多時候,總有人代勞,所以他只需冷眼旁觀即可。
蘇渝從太后處受教歸來,慶帝再次安撫,二者相互配合,恩威並施,更能令群臣盡忠。
這套手法被上位者反覆使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