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太千般不願萬般不捨地送走了年僅十歲的夏懷遠。
家裡少了一個能吃的半大小子,花費也見少,可夏懷遠卻託人捎信回來,讓夏懷寧去讀書,說不認字就沒有前程。
夏太太聽兒子的話,勒緊了褲腰帶供夏懷寧讀書。
怎成想夏懷遠那麼聽話懂事,夏懷寧卻是個混不吝的,學問沒長進,壞習氣倒學了不少,整天惹是生非。
前兩個月,夏懷寧跟書院裡同窗鬥氣,吵著吵著便動了手。
夏懷寧拿書本擲過去,誰知道對方更渾,抓起硯臺就砸過來,正打中腦門。夏懷寧當場暈在地上不省人事。
夏太太嚇得三魂丟了兩魂半,先後請來四五個郎中都說已經斷了氣,沒法救治。
夏太太披麻戴孝地找到同窗家門口嚎啕大哭。
本來兩個半大小子吵架,都有不是的地方,可現下鬧出了人命,同窗家裡自覺理虧,東拼西湊借了六十兩紋銀息事寧人。
夏懷寧悠悠醒轉時,第一眼瞧見的就是昏暗的燈光下,夏太太坐在桌旁一五一十地數算著桌面上的散碎銀子。
數完了,抹兩把眼淚,再從頭數過。
見夏懷寧除了腦門腫起個大鼓包外,竟是半點毛病都沒有,而自己又白得了六十兩銀子,夏太太歡喜得直唸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懷寧吃了這次教訓,便不願意到先前的書院去。夏太太怕同窗討要銀子,也不希望他去,夏懷寧就自作主張找到了鹿鳴書院。
自從去了鹿鳴書院,夏懷寧一改往日懶散的習氣,竟是變得好學起來,白天手不離書不說就是夜裡,也經常點著油燈看書看到半夜。
夏太太甚感欣慰。
好事成雙。
夏懷寧開始奮發努力,夏懷茹的親事也有了著落。前頭金魚衚衕雜貨鋪的齊娘子做媒,替月盛齋孫家的次子求親。
孫二長得肥頭大耳,膚色又黑,可架不住人家家裡有錢。
月盛齋是金魚衚衕生意極紅火的酒樓。
除此之外,孫家另有六間鋪子,有賣醬貨的,有賣包子的,有賣生肉的,是周遭數得著的富戶。
而且,夏懷茹膚色也不白,相貌也沒好到哪裡去,就是長了一把好腰,走起路來嫋嫋娜娜的,風擺楊柳一般撩動著男人的心。
能夠嫁到孫家去,夏太太覺得很有臉面。
而夏懷寧卻知道孫二真的是個短命鬼,成親四年就撒手人寰。
可孫家也當真富裕。
夏懷茹除了每月十兩的月錢之外,月月都添置新衣新首飾。
兩家既離得近,夏太太每月掐著日子往孫家去,從夏懷茹手裡摳銀子,趁機順走個花瓶或者白瓷碟子。
賣出去又能得些銀錢。
依靠孫家的銀子和夏懷遠隔三差五寄回來的俸祿,夏家的日子重新抖起來,夏太太又添置了幾個聽使喚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