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各種小團體就如大平原上的作物幼苗般,嗖嗖嗖地冒了出來。
練武小團體無疑是最多的一種,它們從一開始就“分裂”成了各種不同的流派。<yd.
所有人都沒覺得很正常,畢竟曾經的大武就是按照宗門派別來傳承武學的。
不過秘境居民是研究交流,不是組團搶地盤,因此他們用了很多不同的名稱來表明其特點。
有用武器劃分的如單刀流,萬劍流,也有從入門基礎出發的黑天流特指修煉黑煞掌、天羅手在內的五大特性武學者),還有從理念出發的碧水流,剛柔流,以及詭才知道想弄啥的瘋狗流,飛雞流。
然後是各種技藝,除了繡坊和廚藝,其餘種田、製造、加工同樣有不少人感興趣。
畢竟大家都成立了小團體,有些人卻只對種田最有心得,那怎麼辦?當然是不落人後,先搞一個出來再說。
不然大家聊天時都會問些“今天你去了xxx沒有”之類的問題,自己該怎麼回答,難道說自己沒人要?那就太丟份了。
亂七八糟的各種小團體似乎有些離譜,顧恪卻很滿意。
起步階段就是如此,混亂難以避免。
反正這裡最大最不可能動搖的團體是誠心者,是所有人的天然身份屬性,他不怕誰來反對仙山。
而這些無論該叫研究小組,還是興趣協會的小團隊,都不可能以勢力形勢發展。
就像上一世的作者協會,航模愛好者協會,是不可能發展成全國正協或者仁大的。
因為他就沒給它們留這方面的發展空間。
想搞研究,可以。
想搞正直,沒門。
隨著時間推移,他會適當地暗中引導,讓一些比較固定和突出的小團隊得到仙山的獎勵和認可。
被認可的小團隊就將集合眾人之力,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研究團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事顧恪在大武也幹過,各國官方和大勢力都在搞。
但受限於環境和思維模式,他們研究的方向和效率馬馬虎虎,有很多成果,但不能讓他太滿意。
如今有了秘境居民,等於隨身帶著一個可以檢視、操控的研究基地,自然方便太多。
不過秘境研究才起步,檔次還不太高,距離顧恪盡情享受“研究的快樂”的日子還差得遠。
而小滿和薩蘭珠已經提前一步享受到“熊孩子”的快樂。
畢竟以前在洞府裡鑽研廚藝,同好只有顧恪,後來多了個碧海城的宋五娘。
再之後有長期萬事屋,裡面人卻來來往往,並不固定。
秘境的廚藝學院成立後,她突然發現自己可以乾的事多了很多。
以前她最勤奮時,也不過研究兩三個廚藝上的問題,可能是相關的,也可以是不相關的。
現在秘境裡,她卻能插手超過數十個的廚藝研究專案。
更重要的是她不需要一直盯著某一項,完全可以想到哪個就去參觀討論,給出自己分析和意見。
至於接下來的改進和具體工作,她可以參加,也可以偷懶。
這對一個好奇心旺盛,又沒太多長性的熊孩子來說,無疑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