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是自己全程弄出來的,她經常能在某些專案上發現有趣的東西。
這種意外的小驚喜比自己一點點實現的成就感,又是另一種滋味,起碼小滿不討厭。
……
差不多五年時間,大武的人們已經重新適應了新環境。
除了冷一點,其它似乎也沒想像中那麼差,平靜日子彷佛會一直這樣維持下去。
直到大武五百四十五年春,妖詭們重新打破了這種安寧。
蘇玉樓注視著城外聚集起來,越來越多的詭物,眉頭深深蹙起。
而他身後的幾名大將面色凝重,不時還會看向城牆邊的福地,露出疑惑憂慮之色。
其中一人終於忍不住打破了沉默:“王上,福地為何沒有動靜?”
蘇玉樓扭頭看了他一眼:“因為不止我們這裡有危險。”
這人詫異中帶著些許茫然:“仙山也忙不來麼?”
“這才剛開始,你確定要讓仙山從頭忙到尾?”蘇玉樓搖頭:“什麼都讓仙山做了,那還要我們幹嘛。”
幾人啞然,但神情卻輕鬆了下來。
大戰幾乎都是底層試探,消耗,最後確定對手虛實,再出動主力決戰。
而大多數的奇襲狡計歸根結底就一個原因——某一方實力太弱,弱到不耍詐就很難翻盤的地步。
仙山現在就大肆出擊,或許能讓百姓們精神振奮,但他們這些中高層反而可能產生懷疑。
況且這些年大武人實力增長極快,卻又沒有與妖詭大戰過,正是躊躇滿志,急於展露下肌肉的時刻。
如此自然得堂堂正正與妖詭開戰,方為戰場正道。
兩句話安撫了手下,蘇玉樓轉回頭,心緒卻沒表現出來的那麼鎮定。
因為他其實也不知仙山目前是甚麼狀況。
唯一讓他比手下心裡更有底氣的,是仙山提前預告了詭物們的來襲,也告訴他要先頂住對方的第一撥攻勢。
蘇玉樓沒有懷疑仙山“萎了”,他只是在琢磨這次為何與之前不同。
或許,是仙山說的“頂住第一撥”讓自己感到了壓力?驍勇善戰的北王如此想到。
他是勇,不是傻。
這話裡更深層的意思就是還有第二,乃至更多撥攻擊,而且他們可能頂不住。
仙山不太可能錯誤估計北漠的力量,畢竟整個大武的物資流動都有仙山過手,誠心者無處不在,沒誰能隱瞞。
所以,這次到底來了多少詭物?蘇玉樓抬頭看向灰黑色的天空,還有那慘澹的日光,心裡若有所悟:或許,這攻擊是第三次天變後必然發生的事,只不過仙山讓它拖延了幾年而已。
不是他沒有自信,北漠就是第三次天變的重災區,當時北漠受到最多的救助,死的百姓數量卻佔了一成多。
別小看只是一成多,一庭四國直接平均一方都才佔兩成人口。
北漠還多次遷移過百姓,人口已是全大武最少,這裡災民的死亡率比其他地方高十倍不止。
以當時大武的混亂程度,正是妖詭大規模進攻的最佳時機,可它們沒有這樣做。
除了仙山,蘇玉樓不認為有其他人能威懾它們。
那現在為何威懾不了妖詭了呢?還是妖詭找到了對付仙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