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41章 一土蓋天

第841章 一土蓋天 (第2/5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難道我朝將士不英勇嗎?難道我朝後勤跟不上來嗎?難道我朝器甲不精良嗎?難道我朝人煙稀少,缺少兵源嗎?不是!或者說缺馬,但這個問題也將要解決!真正的原因是矯枉過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祖宗很英明,開創了一種制度,它叫軍政分開制,自此以後,不會再有軍閥亂政篡國的情況了。然而這種制度是指讓文臣主管經濟與政務,而非是讓文臣掌兵,領兵作戰。且看太祖太宗時,主將有幾個文臣。這才是岐溝關慘敗後,我朝沒有衰落,反而多次擊退遼國的真相!”

“但是現在呢,不但如此,只要立下戰功者,立即被士大夫反覆汙衊,從狄青開始,到王韶,再到我。就算兔死狐悲吧,兔子還沒有死呢!”

“其實只要政務與經濟掌控在文臣手中,武將用什麼來亂政篡國?術有專攻,古今往來,出過多少儒將?”

“太保,五路伐夏都是武將。”李清臣道。

“李公,誰是主將!”王巨喝問。

主將,高遵裕也!

王巨所說計程車大夫實際就包括了外戚與權貴。

有外戚厲害的,比如衛青與霍去病,但人家確實是厲害,這才被漢武帝一步步提撥上位的。示問高遵裕原先有什麼驚人的表現?

特別是永樂城之戰的徐禧,慶曆戰爭中范仲淹僅是一個持平罷了。

然而這個持平,是在後方付出驚人的錢帛基礎上才建立起來的。

李清臣無言。

“其次是人口危機,作為一統王朝,我朝面積最小,即便是現在,我朝面積仍不及西晉,除非將彼岸包括其中,但擁有最多的百姓,並且繼續以驚人的速度膨脹著。莫要指望著彼岸,彼岸能力也有限,而且能轉移的也不過是東部地區,不可能將西部地區的百姓轉移到彼岸。”

“人口危機帶了另一個危機,兼併!”

“其實祖宗已經有針對性的制止兼併制度,比如對富戶徵重稅,強攤派,權貴子弟不得科舉,但祖宗心腸軟,雖知道兼併之害,但想善待功臣,所以做得不徹底。”

“比如建房宅,想要房子牢固,必須地基打得牢,這個地基就是基層的百姓。但是現在呢?”

“一個國家想要穩定,必須一大一中一小。中,國家也。國家必須要保持著良好的財政,這樣才能用於軍防,用於救災賑濟,用於民生,不過能持平略有盈平即可了,不可重斂百姓。而且這些財政非是用於皇室揮霍的,用於士大夫權貴鋪張浪費的,它們必須用在國家與百姓身上!”

“小是權貴與士大夫,他們比普通百姓富足就可以了,然而必須保障所有百姓衣食無憂,這才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否則歷朝歷代的揭竿而起,還會發生在我朝。”

“何謂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錯,文公指的乃是與士大夫共享天下。至於普通的百姓,只是小民而己。因此司馬光才會對販夫走卒穿羅襪反感。實際上,如果所有販夫走卒,普通百姓都有錢帛穿羅襪新衣服,能有蔽風雨的房屋,能一日三餐不發愁,那才叫國家大治。”

“然而我為相時,針對這三條時弊,做了那麼多妥協,依然讓許多人憤恨之。”

“陛下,諸公,特別是在經濟上,我相信,暫時恐怕沒有什麼人能有我的巧思了。”

王巨所說的,有許多幾人還是不贊成的。

比如王巨所說的一大一中一小,其實就是一個金字塔吧。

然而在其他人心中,不是他所說的金字塔,而是皇室最大,其次是士大夫外戚權貴,再到各地鄉紳,普通百姓嘛,不讓他們大規模餓死就好了。

或者換一種說法,也就是古代的三級制度。

一般朝廷的政令下達到各縣官員手中,再由各縣官員傳達給各地鄉紳,朝堂、地方官員、各地鄉紳,也就是官員鄉紳共治天下的模式。

再如兼併,兼併確實是一個問題,但相比於前朝前代,宋朝算是很好了,最少唐朝的部曲沒有了,就連四川的旁戶,也隨著王小波李順起義瞬間消失了。

要麼就是夔峽路的一些蠻人地區,但這些地區,前面朝代也沒有完全治理妥當。

不過對於王巨在經濟上的貢獻,大家都認可的,雖然王巨下去,這一年多時間宋朝經濟還是不錯的,然而那也是在蕭規曹隨基礎上才保持著經濟的繼續發展。

可王巨不久就要離開宋朝了,這種勢頭又能保證多久?

並且就是王巨的策略,也是治標不治本的策略。

為什麼王巨反覆說這個兼併?

其實這也是王巨兩世為人的親身體會,比如前世七十年代,許多老百姓生活越來越艱難,就象王巨自己吧,八十年代初,他開始記事了,但那時候他一家仍不能保持溫飽,一年看不到幾次葷腥。後來改革開放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但為什麼一些百姓不感恩,為什麼有那麼多毛左?不僅僅是金錢至上,道德淪喪。那只是表面,看看國家有大災到來時,百姓是什麼表現?道德仍存在百姓心中!可能老人倒在馬路上沒人敢扶,可是最少有六成百姓很想很想扶!

真正原因還是變相的兼併,造成兩極極度分化,不說別的,一個房子就讓許多貧困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有了幸福感,還不如七十年代呢,至少大家一樣窮!

不過前世這個問題不大,至少科技帶來的變化,讓大多數人不至於餓死凍死,然而放在宋朝這種低下的生產力,如果兼併越來越嚴重,那則會餓死人凍死人。或者放在七十年代,又是兩極極度分化,則會形成什麼後果?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