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41章 一土蓋天

第841章 一土蓋天 (第3/5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如果兼併趨勢不制止,繼續蔓延下去,即便金人不南下,宋朝內部也會爆發嚴重的危機。

然而王巨也不能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也說了許多遍,於是迅速轉移了話題。

“所以諸君要努力了,不過我說這些,是說另外一件事,範公,前天宮宴上,我舉止有些不當吧?”

“呃……”範純仁不知道如何回答。

那天王巨先是莫明其妙的強硬,然後又莫明其妙的不作聲,王巨不作聲了,面對著強大了遼國,誰還敢作聲,因此順利地搭成了一些口頭協議。隨後,兩國使節就返回了。

“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範公,我這種種安排,主要是為了順利而又輕鬆地拿下西夏。甚至現在拿下湟州地區了,我都不想發生阿里骨背叛的事件,因為在那時,無疑增加了許多變數,也逼得我不得不修改了作戰計劃。”

“西夏連連慘敗,並且因為賀蘭石,更使得西夏經濟民生雪上加霜,遼國派使來調解,是謂必然。所以為了進一步迷惑遼國,我向陛下提議,先答應議和休戰。不過在這種優勢下,我朝主動承諾議和,換成你,會不會起疑?”

“太保是說……”

“範公,我刻意說決戰於燕雲,將長城境內全部收回,這說得是過於強硬了。對方終是遼國,那麼必有人反對……但我不是怪你,如果沒有準備,與遼夏兩國兩面開戰,後果確實很嚴重的。就是有了準備,同時與遼夏兩國開戰,勝負也未知也。”

“只要我說了,範公你沒有異議,也會有其他人有異議。那麼接下來我就可以緘默不語了,範公,你會意我意思嗎?正是這樣,才會給遼夏兩國使者造成一種錯覺,我朝忽然議和休戰,乃是我朝內部又出現了嚴重問題,不然不會停下伐夏腳步的。”

有了這個錯覺,西夏人會感到僥倖,遼國也就會輕視,那麼幾個月後,西北正式春暖花開之時,宋朝忽然用兵西夏,則能在很短時間內將西夏拿下。

拿下了西夏,就是遼國出兵,宋朝也不會害怕了。

“原來是這樣……”範純仁喃喃一聲,敢情自己被王巨當槍使喚了。

“範公,你也莫怪,同樣,我內心深處感到很自豪。上兵伐謀,沒有計謀是不成的。但我的計謀乃是對外,非是對內。相反的,有些人對外軟弱,對內部卻非常非常的兇殘。西夏人為了抵毀我,派斥候於邊境處傳出讖謠,子安之功,勝過寄奴,直破賀蘭,砥柱中流。這個,你們都知道了,未來我就是從這個讖謠上開啟缺口的。然而近日,京城裡卻傳出另一首讖謠,一土蓋天,司馬無日!”

一土無疑是一個王字,蓋天了,肯定大肯定巨。

司馬非是司馬,而是趙室江山。

聯在一起,那就很有意思了。

第842章聯親

讖語,或者叫讖謠,讖緯,這玩意兒威力在古代太大了。

它是怎麼來的?

準確的時間是萌芽於西漢,奠基者是董仲舒,天人感應嗎,所以會出現一些詭異的隱語、預言,昭示吉凶禍福,比如《左傳》中的一些斷句,季氏亡而魯不昌……

其背景是董仲舒建議罷廢百家,獨尊儒術,但這必須要獲得漢武帝的支援,單憑儒學的思想還不夠的,因此董仲舒推出了讖緯之說,用此來滿足漢朝統治者的正統性、合理性。

“周秦以還,圖篆遺文漸與儒道二家相雜,入道家者為符篆,入儒家者為讖緯。董劉大儒,競言災異,實為讖緯之。”

它是儒家弄出來的東東!

所以儒學從這時候起,就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夫子儒學了。

所謂的讖,驗也,有徵驗之書,河洛所出書曰讖,這是《說文解字》所給出的解釋。

那麼何謂緯,那不是地球經緯的緯,而是緯書的緯,也就是用神學去附會儒學的書,想一想孔夫子說的那句,敬鬼神而遠之吧!

接著到了王莽。

王莽篡漢,怕天下不附,因此偽託堯舜禪讓的舊例,說自己是“繼體受命”,武功長孟通看到機會,說俺浚井得到一塊白石,上面有書著石: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隨後齊郡一個小亭長說夢見天公派使者告訴他,攝皇帝當為真,王莽便告訴王太后,以此為根據請求去掉攝字,在臣民面前只稱皇帝,並改元初始。後面的就越來越多了。其實這是一種心虛的表現,不僅王莽,還有武則天……

這時讖緯說法正式大成了。

王莽與一些宵小弄出來的讖語幾乎是一個笑話,然而後面出現了一個很關健的讖語:劉秀當為天子!

這又是怎麼來的?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劉)欽娶湖陽樊重女,生三男演,仲,秀,兄弟早孤,養於叔父良。演性剛毅,慷慨有大節,自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雄俊。秀隆準日角,性勤稼穡。演常非笑之,比於高祖兄仲。秀姊元為新野鄧晨妻,秀嘗與晨俱過穰人蔡少公,少公頗學圖讖,言“劉秀當為天子”。或曰“是國師公劉秀乎?”秀戲曰“何用知非僕邪?”坐者皆大笑,晨心獨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宛人李守,好星曆、讖記,為莽宗卿師。嘗謂其子通曰“劉氏當興,李氏為輔。”及新市、平林兵起,南陽騷動,通從弟軼謂通曰“今四方擾亂,漢當復興。南陽宗室,獨劉伯升兄弟泛愛容眾,可與謀大事。”通笑曰“吾意也!”會秀賣谷於宛,通遣軼往迎秀,與相見,因具言讖文事,與相約結,定謀議。

後人以為真,但是王巨認為司馬光這個記載有些牽強附會了。

為什麼呢?

因為劉秀當時的光景。

後世有許多人說太祖出身低,確實太祖出身不高,但還有人比太祖出身差的,特別是朱元璋,劉邦出身也就那麼一回事,劉秀同樣很不好。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西漢長沙定王劉發生了舂附節候劉買,劉買爵位為兒子劉熊渠所繼承,另一個兒子劉外曾任鬱林太守,劉外兒子劉回為鉅鹿都尉,劉回兒子劉欽是南頓令。劉欽早死,劉秀三兄弟為叔叔劉良撫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