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凝聚,萬事不難。此乃大財矣。
“石磚也一樣,山裡人家不缺勞力,就缺錢糧。”雲崇悌還有一想:“到時咱們可以去各縣貼告示,有賺銀錢的門道,大家夥修路的心只會更急切。”
雲崇青心思百轉:“可以考慮先修幾條主道。”主道修好,進出上就要便捷許多。
“解決了進出問題,咱們就相當於解決了修城的勞力。”記恩雙手抱胸,靠在案邊,垂目看鋪在案上的地輿圖。
雲崇悌再說:“我權衡了下,有十八家大商賈,能接城西修建的活兒。西南四家,東北、東南十二家,兩家處西北。”
“十八家夠了,我們只是招頭目。頭目商賈確定了,他們自會分攤細碎。”雲崇青帖子早就準備好了,只差填名:“大力宣傳招標的事,有意參與的商家,會找門路。”
雲崇悌點首:“好。”
談完了正事,記恩想到了另一茬:“你說孫思秀也夠可以的,為忙秋收和修路,李文滿召他到州府說話,他都拒了。弄得咱們想探聽點什麼,都沒門。”
雲崇青笑笑,將壓在硯臺下的一本文書拿了,遞予義兄:“這也是我在尋思的一件事。方與縣知縣錢潼請示,欲修路。錢潼在方與縣已經五年餘了,考績不錯,沒意外,年前年後應該會有調任。”
聽出音了,記恩翻開文書快閱。
“修路乃大事,過程繁瑣且長久。照理,錢潼臨調令口上,應會把事留給下任。”雲崇悌蹙眉:“之前也沒動靜,他去了一趟知府府衙,便生了想法。”
雲崇青靠到椅背上:“不是生了想法,是李文滿有意。”
看完文書,記恩道:“說吧,有什麼打算?”
“打算…”雲崇青輕吐,雙目清冽:“組建幾支民兵。”
“民兵?”雲崇悌詫異,跟兵沾上的,都非小事兒。
雲崇青抬目望向兩位兄長:“其實沒有李文滿這出,我也要建立民兵。南川水深,響州府地貌又複雜。有紅杉縣泥石流埋人在前,我不得不防。”
知州府和蔣方和那裡可調動的兵衛有限,重建響州工程巨大,實難顧忌,所以要組民兵提前布控。布控周全,即便是遇上什麼事,援救也及時。
記恩問:“這事你要上告皇上嗎?”
沉凝幾息,雲崇青深吸:“我會連同林中鎮惡勢、城北細腰口異動,以及撫州知州陸離被擄劫的事,一併上告皇上。”
“讓皇上清楚,南川地方勢力盤桓,手段極下流。”記恩將文書放到案上:“你組建民兵,僅是萬不得已下的防衛。”這應該可以。
輕嗯一聲,雲崇青心中算計著時日:“摺子十一月送往京城,那時和盛錢行應該已經幫皇上分辨出咱們得的那點銅礦石來自不明礦藏。”
他要向皇上言明心跡,誓要將響州府惡勢蕩清,還百姓安寧,還朝廷一個繁榮昌盛的響州。
有勇有謀,一步一步走深。雲崇悌看著這個最小的堂弟,心中自豪。
商定了計劃,雲崇青在州府待了幾天,便領蔣方和巡視轄下秋收。雲崇悌和記恩,向十八家大商發帖後,就派人往四方大力宣傳響州招商建城之事。
僅僅一月,幾乎整個大雍都知南川響州府了。
京裡皇上心情甚美,在熙和宮用膳時,都忍不住贊賞:“崇青說他要把響州建成西部乃至全國最大的山野集市。一開始朕覺這口誇得有點大,但現在…”手搖搖,“想法不一樣了。”
沐貴妃給皇上添了一碗湯:“瞧您高興的,臣妾還以為雲大人已經還了您一座不比江寕差的大城。”
“開頭走得好,之後肯定更順當。”封卓瑧給父皇、母妃夾菜:“今日文華殿都在討論響州府。錢大學士和譚大學士兩人還爭論了一番。譚大學士說崇青舅舅有些冒進。錢大學士不認同,強調張揚並非是壞事,這不上上下下都知道響州府了?”
“重點就在此。”皇帝興致高昂:“以前民間幾人知道南川有個響州府?現在…都知道了。”崇青那本摺子裡寫得清清楚楚,這是廣而告之。
封卓瑧點首:“建最大的山野集市,首先得有名,讓人慕名而來。人多了,集市再真的好,那還愁以後嗎?”
“對,到時響州府不富都難哈哈…”皇上把吃完的空碗遞向方達。方達趕緊地再給皇上添。
沐貴妃莞爾,給父子兩佈菜:“既高興,那就多用點。”
能不高興嗎?皇帝接了飯:“西南有最大的山野大集,東北部也可以效仿。所出不一,山貨野貨肯定也有差。另,慶延那邊的果木,花鄉的茶山,都可以想法子運出來。”
“皇上說的是,百姓有您實乃大福。”沐貴妃心裡頭有著一絲不寧:“但臣妾就怕雲大人在響州行為斷了一些人的財路,招禍端。”
皇帝凝眉:“愚民矣。”崇青有一點,說在了他心頭上。百姓兜裡寬裕,集市熙熙攘攘,國生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