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止戰
梁安分明清楚,大哥沒想起來。
可因他叫了“靖之”,梁安知道,他相信梁安是他幼弟,相信他本屬於北趙,相信自己是北趙梁紹而非東邦昭珠。
他們都已不再年少,歲月在他們身上刻下太多傷痕。
死別八年,再見成為曾不止不休的仇敵,而他迎過來,那聲呼喚穿越時光,一如往昔。
梁守青和紀宛為這兩個孩子取名字,實在沒費功夫。
長子繼之,次子靖之,若有三子便名“晏”,字“平之”。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繼之,靖之,平之。
繼往開來,終至太平。
生下棠月前,紀宛有所感召這是個女兒,在京都中寫給思念青郎的信裡,為她取好了名字。
信中寫道:“棠棣之華,雲開月明。”
是今夜青州月,願千裡共嬋娟。
若她父兄未能止戈,紀宛便執她手接續。
若天下太平,她是紀梁兩家盼來的雲開月明。
昭珠前來趙營那日,梁安說不出更多的。
顛來倒去說的,都是他和阿月的名字。
從“你不記得”,到“你怎麼能不記得”,再到“你怎麼能……記不起”。
梁紹給他的,只有沉默後的那句:“等等我。”
他不忍心再說想不起,也沒再說那些名字沒能觸動哪怕一點他的記憶,沒能讓他的內心地動山搖。
他像旁觀者在聽別人的故事,卻從這個和他如此相似的青年身上,看見了真相。
他能確定自己是梁紹,只是……一片空白。
今日站在兩軍對峙的沙場上,梁紹能給梁安最好的回應,唯有這一聲:“靖之。”
梁安眼中蓄淚,終於張口:“大哥,回家來吧。”
剩下的後果,他們都可以一起面對,上刀山下火海,滾釘板又或者片片淩遲,他們兄弟,還有阿月,在一起就是家。
哪怕下地獄,他們一起。
在東邦的日子裡,梁紹從未落過一次淚。
可此刻風沙迷眼,因梁安的“大哥回家”,眼底被砂礫磨得實在太疼太疼,疼得他撐不住,讓淚模糊了眼。
透過淚光,他望著梁安心口,曾有他為一擊斃命用了全力紮在上面的箭。
“抱歉了,靖之。”他還是說了這無用的、叫人聽了生氣的話。
可再多的,也不能了。
眼裡的淚沒能淌出來便消散,他猛地勒轉馬頭,面向兩軍高喝:“趙軍聽令!”
“有——”
“穹蒼庇佑,東軍聽令!”
身後響起山呼海嘯般的“昭珠”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