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賜婚
來時坎坷,走得平淡。
到真正離別那日,也只剩了寥寥幾人而已。
要留下的人以為須得仔細商議,沒想到無論春子還是李不為都應允留下。
梁安與李不為單獨碰了一面,不必他說話,李不為自顧說道:“小生明白。”
李不為想好了,也非耽溺於哪人哪事之中,因他做出抉擇,他想要的,或許不在遠方,而在腳下。
在梁安身邊在馬背上顛簸非文人所擅之事,未必能助他成事,此時留下,正是為李不為口中的清明天下。
他很清楚。
他神情變了,梁安訝然且暗暗點頭,此時更相信他所看見的李不為正如他所期望的那般擁有強大內心,而非脆弱表象。
一切盡在不言中,天地廣闊,等再會時。
梁安見到春子時也詫異小夥子長大了似的,眉眼間帶著愁容,卻沒多說別的。
春子道:“將軍放心。”
後半句他沒說出口,是會照顧好王爺。
梁安拍他手臂,沒有不放心的,春子機靈懂事,行事有方靈活不呆,有他在,起碼小打小鬧事都能處置,總不能指望李不為次次用身子攔在趙宴時面前護著。
剩下的就沒什麼,梁安看見在牆角露出裙邊的姑娘,但他對皎潔已無話可說,是愧是愁,亦或者疑問煩惱,這些都拋在此地。
這裡沒人是梁安的附屬品,他不是盤古伏羲,沒法看透每一個人對症下藥,剩下的,就順其自然且看結果。
或許趙宴時自有主意,但梁安想通了,若皎潔不願,總能離開,至於緣由,沒人說他便不問。
對於這個半路救來的姑娘,他已仁至義盡,再多的也已不能了。
倒是伏山捨不得這個,不捨得那個,他與誰都是難以分開的好友,挨個兒走了一遍,淚眼朦朧著叫每一個人:“好好兒的。”
“遇上啥好吃的也想著些我,要萬一我回來還能吃上呢?”
大塊頭抹眼淚,說的話如此孩子氣,又叫人哭笑不得。
除皎潔出門了,他連趙宴時那裡也去了一遭,摟著棒骨痛哭。
“大骨頭,可得想我。”
順手塞給趙宴時一包曬幹的骨頭棒,仔細叮囑:“這是我啃完一個個曬的,啃得可幹淨了,小王爺,你收好。”
趙宴時本想伸出去的手僵住,很快收回,冷淡點頭,好在伏山習慣了,唉聲嘆氣放在桌上,抱住大狗又是失聲痛哭。
看著狗被抹上鼻涕眼淚的毛發,趙宴時的臉色越來越冷,手掌越收越緊。
就在弦崩斷的前一刻,伏山見好就收,老實退下,臨行前朝趙宴時也揮手:“小王爺,你要好好的。”
可笑。
趙宴時唇角動了動,終於忍住了冷笑,目送這煩人的家夥離去。
本該去一趟王府的,但梁安思索後寫了拜別信,臨行前到府外恭敬一拜將信交給僕人,也算不失禮數,信中對程子衿多有感謝,再祈願郡主安康,剩下的多一個字也沒有了。
宿州熱鬧非凡,已是中秋了。
回想去歲中秋時候,他們許多人曾聚在一處,一盞盞放下的河燈隨著水波飄遠,不知幾人夢成,幾人尚在為其奮進。
眼裡躍起那一日的火,印在瞳孔中的“梁”字浮現在眼前。
“我不求天,這只花燈託付給你。”
“靖之,祝我如願以償。”
馬上回頭,梁安望一眼琳琅閣院的府匾。
宵行,你的心願可達成了?
而梁安的“天下太平”,他還得去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