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九江聽著這話,感覺自己簡直聽了個天大的笑話:“你說什麼?你殺了先生,拿了他的道源,最後竟然還冒充靜慈大師來給他超度……然後你說你已經對先生夠好了?”
“超度不能引渡異種的魂魄,唯一作用只是安慰生者。”玄武坦然道,“至於我對囚牛的手下留情……你為什麼不問問神龍呢?”
寒千嶺一聽玄武的對比就明白了,他朝洛九江點頭,承認道:“如果他是這個邏輯,那倒也沒說錯。”
從某個角度上,玄武對待公儀竹,竟然真得比公儀竹對自己父親更好。
因為異種之間的傳承素來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泯滅魂魄。
或許因為乾源和坤源都不是完整的道源的緣故,後代倘若要完全的繼承道源,就一定要在道源交接的同時,收納下下前人的魂魄不可。
洛九江曾經去過幽冥,幽冥裡能維持清醒的鬼魂獨獨卻滄江一個,而卻滄江能保持清醒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異種。
可要是這樣,為什麼整個幽冥只有卻滄江一個異種活著?
因為前代所有的異種魂魄,全都在傳承的那一刻,被他們的子女吞了。
把這種行為概括成吞吃並不準確,那更相當於某種特殊的交接儀式。從三魂的骨到七魄的皮,在儀式中彷彿加持和祝福一樣,完全地併入另一個異種的魂魄裡。
從此這個新的道源持有者,便擁有了上一代的全部記憶。
異種一死,魂魄俱銷,故而不入幽冥。
卻滄江是第一個在幽冥漂泊的異種,公儀竹是第二個。
當然,這種方式只是針對之前沒能掌握足夠道源的異種,就好像第一次使用的水囊必須用更多清水泡開。
倘若是已經繼承了道源異種,比如說之前的花宴望,他從椒圖那兒搶來半滴道源,一直用著,也沒有哪裡不順手。
“你說得不全是真的。”洛九江突然說,“既然如此,公儀先生已經繼承道源,那他也沒有道理接收青龍院長的魂魄。”
“他有。”玄武淡聲道,“乾源和坤源不算一種東西……在青龍的乾源面前,他依然還只是一個需要長輩魂魄開道的毛頭小子。”
說到這裡,玄武近乎迷惑地看了洛九江一眼:“在我們異種這裡,這行為不算什麼,不過你們人類好像特別在乎這種事?”
洛九江默然無語,他好像有點懂得了。
不是說這一刻他理解了玄武,而是在此時此前,他前所未有地明白了,異種是怎樣一種和人類乃至和妖族有別的種族。
異種始終有一種淩駕於所有生靈的傲慢。
他們單代傳承,接過冠冕的同時便要把自己的父輩踏在腳下。
或許是因為這種“合為一體”式的記憶傳承方式,他們概念裡的死亡,顯然和人類所理解的死亡很不一樣。
人類的死亡是終結,是尾聲,是虛妄,一切都不再存在。而異種的死亡彷彿只意味著傳承的開始。
子輩從此將帶著父代的所有記憶向前。
自出生的那一刻起,異種便知道自己的父輩將有一日會為自己而死;從第一次睜開眼睛開始,異種便已經領悟自己最終會以何等形態消亡。
因此生和死的邊界在異種的印象中是模糊混淆的;降世時的第一種本能之愛,也就是他們對於父母的愛,亦稱不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