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蘇聯先後跟東華帝國建立戰略同盟關係,這讓新日本敏.感地意識到一種足以動搖新日本根基的潛在威脅。
考慮到既然無法徹底打敗美國,還不如干脆早點跟美國結束戰爭,好讓新日本可以把當前的國家戰略重心從戰爭轉為國家工業體系建設和經濟發展。
就在新日本內閣尋思著該如何對美國政府丟擲和平的媚眼的時候,美國人竟然主動地先派出了和談特使。這無疑讓本就有結束美日戰爭想法的新日本內閣有了向美國政府獅子大開口的先決優勢。
對美國政府而言,能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拿回屬於美利堅合眾國的西部各州,顯然是他們樂於得見的。
東華帝國和德國聯手進攻英國本土,胡佛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感覺到辱亡齒寒的危機。
可要讓美國在抵抗新日本入侵的同時,還跟比新日本只強不弱的德國和東華帝國開戰,無論是誰提出這樣的建議,胡佛都會立馬行使美國總統的特權,將這人公開絞死。
現在美國躲東華帝國還來不及,生怕因為美英同盟關係而把美國拖入又一個更加危險的戰爭深淵,又怎麼可能會為了保護英國人的利益而去犧牲美國青年的生命。
胡佛其實心裡明白,新日本政府之所以會同意接受美日停戰和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與美國海軍合流,組成了一支空前強大的美英聯合海軍,隨時隨地都可以打通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尋求決戰。
之前在跟新日本天皇裕仁通電話時,裕仁明確表示新日本之所以要將巴西納入新日本的勢力範圍,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一洋之隔的非盟向南美擴張。
裕仁的這個說法,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撓中了胡佛的癢穴。
要說東華帝國在消化吸收了非洲的利益後不會再繼續對外擴張,胡佛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非盟要擴張,要麼是北上歐洲,要麼是東進西亞和中亞,要麼就是橫渡大西洋登陸中南美洲。
歐洲有德國,西亞和中亞有蘇聯,以東華帝國與德國和蘇聯達成的戰略同盟關係,短時間內,東華、德國和蘇聯是不會為了某些區域性地區的利益而反目相向撕破臉面。
那麼,非盟的擴張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中南美洲!
美國原本是打算要趁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一機會打破英法壟斷的世界殖民體系,讓美利堅的利益最大化。
哪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美國現在不僅丟掉了亞太地區的全部利益,而且連西部地區也被新日本幾乎全部搬空,摧毀成一片廢墟,甚至於連中南美洲這個後花園也是危機四伏。
白宮的幕僚們現在已經不再把新日本當成美國的頭號大敵,而是把東華、德國和蘇聯這個新興戰略同盟視為美利堅最大的威脅。
法國已經成了親德的法國,英國眼看著亡國在即。曾經的英法美同盟現在只剩下美利堅還在硬挺著。至於共產主義蘇聯,美國政府從來都沒有把把他們當成真正的盟友。
要知道,如果不是美共領導的美國無產階級武裝革命鬥爭,挑起美國內戰,美利堅怎麼可能任由小日本在北美大陸猖獗橫行。
胡佛這段時間除了保持跟丘吉爾的溝通,還把羅斯福這位前總統請來白宮,希望能利用羅斯福的政治智慧,幫助美國政府渡過眼前難關。
(未完待續。)
喜歡國之重器請大家收藏:()國之重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