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終究非親生,終究有玉枳宮那個令皇后忌憚的生母在,皇后對他實在親近不起來,不過是表面關照的客套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聽了這話,太后就心知皇后的擔憂,皇后出身南宮世家,是百年大族的名門嫡女,心性高傲,外剛內柔。可如今她卻必須得放下身段親近太子為日後做打算,她又厭惡太子生母沈君拂,真是為難她了。
“陛下心中自有考量,你無需擔心太多。”
“是嗎?”皇后有些嘲諷的笑道“太子有生母在那兒呢?怕臣妾對他就算是十分體貼關照,也不及生母一分呢!”
想到陛下每每隆冬陰雨必犯舊傷,她就心揪,尚或陛下先她而去,她這個無依無靠的正宮嫡母能指望太子嗎?
“你賢德尊貴,心性堅毅,這也是陛下當初立你為後的其中原由之一,怎麼?如今卻要認命了嗎?放任與太子疏離?那慧圇和慧凝呢?”太后一提兩個女兒,皇后果然眼神閃了閃,沉默不語若有所思。
太后娓娓勸導“你與陛下心意相通,情深比金堅,偌大的後宮你操持有度免了陛下後顧之憂,如今皇嗣興旺,身為正宮嫡母,你功不可沒,文武朝官和天下人都看在眼裡,試問誰敢不敬?誰敢不尊?”
皇后聽著話突然醒悟,原來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做了這麼多了,頓時有了些底氣!
太后見她神色舒展便知她心結暫緩,自己和陛下不是親母子,只有四歲之差,從前朝爭鬥一路披荊斬棘踏血走來,更像姐弟像戰友像知己。
太后與玄景帝之所以能同心無隙,更多是因為兩人處境相投,在奪位之路上共榮辱同患難過,信任堪比親生母子。
可皇后和太子不同,似乎少了那些陰謀詭計的考驗多了一個生母,兩人註定只能是掛名母子了。
太后拉過皇后的手拍了拍“太子待人謙和有禮,是陛下親自教養,他不是那愚味無情之人,你只要盡了嫡母本分無愧於他,自有天下人為你頌德傳名,保後世安寧。”
皇后聽了這一席話醒悟過來,心中清明再無憂慮“多謝母后提點,臣妾銘記於心!”
御書房裡,玄景帝扯了扯汗溼的衣領子命人扇冰,太子身量挺拔眉宇清俊,見玄景帝炙熱難耐,拿出棉帕沾了冰水後遞上。
玄景帝欣慰一笑接過來擦擦臉渾身舒爽“你也懂些事了,前兒工部的摺子朕看了,見解得不錯。”
“父皇誇獎了,兒臣慚愧,不能為父皇分憂解難,只能做些小事但求減些父皇重擔。”太子蕭世赫臉上不顯,心中暗喜,他接觸朝務已有兩個月了,這還是父皇頭一回誇他。
底下兩個老臣見陛下高興也免不了對太子一陣稱讚。
“出使晉梁就這麼定了,張淮、姚卿,你們此番隨太子前去,務必要將和親之事談妥。”
“微臣領命,定不負陛下重託!”兩人跪下領後退下了。
玄景帝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太子,太子不過才十二歲,雖才貌過人,但還不懂男女之情,此時議親的確過早了,也難怪他淡定,只對出使晉梁十分上心。
玄景帝與皇后是情投意合又身份相當,才在一起的,可太子呢?他與晉梁公主自然是門當戶對,情呢?玄景帝只為國事考慮才定下了這樁政治聯姻,但若以後夫妻不合難免會影響兩國關係,大曆如今剛剛恢復元氣,經不起戰事折騰了。
“懷謙”
“兒臣在。”
“和親之事若能成,我朝百姓便可休養生息,免受戰亂之苦了,和親意義之重,你可明白?”
太子稚氣未脫的臉出現了一絲疑慮,他聽得出這話另有含義,只是這層含義不是他一個小孩子能想得到的,只恭敬道“兒臣明白,兩國結秦晉之好,利民利國,百姓再無孤寡,民生得以太平。”
聽了這照搬書的話,玄景帝擦擦細汗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算了,此時敲打,言之過早了,八字還沒一撇呢。抬起頭滿意一笑道“說得好,你回去吧,好好準備一番,此去路途遙遠,出發前去見見你母妃吧。”
八月初,大曆太子蕭世赫出使晉梁求親,隨行隊伍浩浩蕩蕩一路向南,歷經兩月到達五尊山,欲改水路前往晉梁。
喜歡寧為君:穿越不是鬧著玩兒請大家收藏:()寧為君:穿越不是鬧著玩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