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了此等念頭,鄭封嘴上便毫不客氣回敬道:“皇帝老子不管你們,是你們跟他沒有半分關係。你是死是活,關他屁事?可你們與我則大不相同,我們有著同樣的目標,同樣的利害關係。他們不管你,我必須管你。你們活著跟我離開南召,將來我要活著將你們帶回南召,明白不明白?”
魯冠英嘿嘿一笑,道:“論年齡,你跟我兒子差不多少。要說回南召,也是我們帶你回去,而不是你帶我們。”
鄭封不陰不陽道:“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有許多事情,不是按年齡大小來算的,而是看你做了什麼,怎樣做的。就如你們兄弟二人,來到陌生地帶,不思約束自己,還敢痛飲三百杯,最後醉倒街頭,由別人架回客棧,臉面丟盡,斯文掃地,還談什麼帶別人回家?”
二人被鄭封的話逼得神情一愣,臉騰地紅到耳朵根上,半晌說不上來話。
魯冠英暗道:這個小子雖然年齡不大,口舌卻鋒利如刀,割得人心頭直顫。我等在南召何等的威風,何等的瀟灑,何等的快活?哪受過這樣的委屈?必須找回面子,不然以後怎麼混人?
魯冠傑心裡則想:你只不過是一個領隊的孩子,現在手上有了蠅頭權力,就耀武揚威的。等回到南召縣,回到老子的地盤,那時候要你哭,你便得哭,要你笑,你便得笑。無論做什麼,還不是由我們兄弟來定?哼,暫時忍耐一下,將來有你好看。
從二人陰晴不定的臉色變化上,鄭封猜測出他們在想什麼。冷笑道:“我們一行五十二人中,只有一個人去過南方,這個人就是我。論經驗,你們不如我。聽我的,準沒錯。回到南召以後,你們都是大爺,你們想怎麼來就怎麼來,那時你們就自由了。”
二人聽了又是一怔,心裡尋思道:嗬,這個小子有兩套啊,我們心裡想什麼,他都能猜出來,看來是有兩把刷子。
老大魯冠英不服道:“不讓人說話,那好,我且問你,屙屎撒尿難道也不許說話嗎?”
鄭封輕蔑瞥他一眼:“你是三歲小孩?這等簡單之事也拿來煩我?麻煩你犯些高階的錯誤好不好?”
“……”搬磚砸了自己的腳,二人的臉漲成了豬肝色。
婁浩然不失時機走過來,溫聲安慰他們,勸他們不要與鄭封嗆口,凡事按鄭封所說去辦,準沒錯。他們二人看在婁浩然面子上悻悻然只好作罷。
鄭封知道,與他們兄弟二人的交鋒,這只是一個開始,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心裡就提防上了他們二人。
一行人越過新野,進入襄陽地帶。襄陽是歷史文化名城,三國時期,這兒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丘陵、崗地、山地相連,有些地帶荒蕪無人煙,路上極不安全。
因事先有鄭封的交待,大家認真做事,趕著馬車一直向南。縱使在路上偶然遇到行人,大家只管趕車,無人與他們搭話,所以並沒有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情。
走了一段荒野之後,來到繁華地段,人煙漸漸稠密起來,路上行人亦漸漸見多。大家仍然遵守著鄭封的叮囑,不與路人說話。可魯冠英兄弟二人,故意與鄭封賭氣,便時不時地與路人問話,問他們離襄陽還有多遠的距離。
鄭封走在前面,遠遠地聽到他們二人不遵守規矩,心裡自忖道:他們是青皮地痞,狗改不了吃屎,非要吃些大虧,跌幾個筋斗,才能認識到錯誤。
他們犯錯誤不打緊,大家與他們同行,會連累大家的。這麼多貨,如此值錢,生出什麼事端,如何對得起東家?
鄭封掉頭往回走,再三警告他們,不要多生事端。
魯冠傑嬉皮笑臉道:“放心吧,有我們跟著,就算惹出天大的事也輪不到你擔責。”
鄭封道:“希望你們記住這句話,將來不要孩子似地哭鼻子。”
魯氏兄弟相視二笑,對鄭封的話恬不為意。
又向南行了幾十里路,離襄陽城越來越近,路上行人如織,不絕如縷。魯家兄弟二人歡天喜地的,看到稀奇之處大嚷大叫,完全不將鄭封的話放在心上。
後來,打南方走過來一個老人,他白髮蒼蒼,臉上有塊指甲大小的胎記,顯得非常惹眼。他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看到這麼多人,趕著相同的車輛,車上貨物也相同,就問前面的人,車上裝的是什麼。
大家嚴記鄭封的叮囑,都笑著和他打哈哈,說拉的是土特產,並不告訴他實情。
當魯家兄弟二人從老頭身邊經過時,大聲告訴他:“車上裝的是棉花,我們要運到南方去,賺大錢呢。”
老頭聞言欣喜道:“襄陽也是南方啊,你們是不是要運到襄陽城?”
魯冠英道:“我們不是到襄陽的,而是更南的南方。”
“那你們究竟要運到哪裡去?”老頭駐足問道。
魯冠英道:“哎呀,最南的南方。那兒我沒去過,告訴你你也不知道,還是不知道的為好。”
“好好,去南方好啊。那兒地廣人稀,能賣一個好價錢。”老頭笑著說。
當魯冠英還想再說幾句時,婁浩然斷然喝道:“冠英,專心趕路,不要多生事端。”
魯冠英調皮地朝老頭吐了吐舌頭,兩手一攤,意思是我不能說話了。
然後,大家默然無聲,趕著馬車相繼從老人身邊而過。
鄭封當然聽到了魯冠英與老人的全部對話,他們的對話初聽沒什麼大不了的,仔細一分析,疑竇重重。
老人行走不便的情況下,還要拄著柺杖出遠門?他的家人就如此放心嗎?老人問前面的人時,無人告訴他真相,直到魯家兄弟告訴他真相,他卻一點不驚訝。說明他已經發現車上拉的不是土特產,而是棉花。看透不點透,這點尤其令人匪疑所思。
關鍵的是,他對這些棉花能賣多少錢特別關心。這是一個老人應該有的行為?自己在家也經常遇到相同的老人,他們大多蹲牆根曬太陽,過著無所事事的日子,說句難聽話,混吃等死而已。
這個有胎記的老人好奇心太重,肯定有問題。鄭封給他下了定論。
喜歡明朝大紅人請大家收藏:()明朝大紅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