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樊博士這麼講解一番,大家恍然大悟,有種醍醐灌頂之感,紛紛問樊博士,這名考生是誰。
樊博士一攤雙手,無奈說:“考卷密封著,看不到名字,我哪裡知道是誰?”
這時,坐在門口稍遠一些的縣尊嚴立新聽到大家的吵嚷,也趕過來湊熱鬧,急切問道:“哪首詩作得不錯?讓本縣也欣賞欣賞。”
樊博士將試卷呈給縣尊,嚴立新拿到試卷,看完以後,臉色大喜,稱道:“不錯,確實不錯,字型寫得也相當棒,此乃本縣的榮耀。但不知是何人所寫?”
樊博士道:“現在還不知道,需改完以後,拆開密封才能知曉。”
“既然如此,我們加把油,今天晚上一定改完。”縣尊發了話,大家都點頭贊同。於是,大家坐下來,繼續批改試卷。
正改著,嚴立新放下硃筆,拍著大腿大叫妙哉,稱又看到一篇妙筆生花之文。
眾人聞聲圍過去,一齊看題目名為《說服對方而非乘桴浮於海》的妙文。看完以後,大家都聲稱,這篇文章的內容重新整理了他們的視聽,確實前所未有的妙文,可以說是三千年未有之雄文。
嚴立新手指試卷,眨著眼睛道:“大家看這字型,與剛才那首詩的字型,是否出自同一人之手?”
眾人仔細分辨,發現這兩篇文章的字型,確實非常相似,似乎真的出自同一人之手。
樊博士搓著手感嘆,道:“如果這兩篇文章確實同一人,今年案首非此人莫屬。”
嚴立新道:“不會吧,哪有這麼巧的事情?我看未必是同一人。”
其他幾位考官,有贊成縣尊的,也有贊成樊博士的。大家意見不統一,爭論了一會兒,都迫切想看拆開密封,看是否是同一人。
“改,今天晚上不改完不睡覺。”縣尊嚴立新發了話,大家坐下來繼續改。只是改的過程中,大家心中有懸念,幹得更有勁頭了。
如果一詩一文,兩篇試卷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今年案首非他莫屬。從他對經文的理解和分辨的熟練程度上,以及作詩意境的大氣概上,眾人隱隱感覺,此子出手不凡,至少也應該是一位進士出身的水平,甚至對前三甲也有躍躍欲試的能力。
將近子時,試卷全部改完,大家迫不及待地想拆開密封姓名的封條。但是,大家都沒有行動,這要等縣尊嚴立新發話才行。
嚴立新深知大家的心思,沒讓大家久等,就吩咐大家拆封條。
拆開封條以後,眾人在眾多試卷中,迅速找出剛才那一詩一文的試卷。拿到一起對比一下,竟然真的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這個名字就是:鄭封。
喜歡明朝大紅人請大家收藏:()明朝大紅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