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陽這回總算事解決了各地沒有州官的煩惱。
十幾個官員剛好可以填補十餘州知府的空白。
再往後投靠的朝廷官員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陸陽手裡剩下的位置,都是中書六部五監之中的要職,或者下面無關緊要的縣官。
這就算是給第一批投靠官員的甜頭。
接下來除非是能力極強的大賢,否則一律都得從下面開始做,慢慢的累功晉升。
另一邊,盧俊義帶領四萬兵馬將單州的治所單縣團團包圍。
單縣之內有宋軍兩萬。
原本是東京附近州府的兵馬。
其中還有很多都是童貫初征梁山之時,所帶領的八都監麾下兵馬。
童貫逃回去的時候帶回了四萬殘兵。
現在這些手下敗將又要再一次面對曾經將他們追的滿地跑的梁山兵馬。
心中怎能不怕。
更何況當時他們人數比梁山還要多,也吃了個大敗仗,現在外面足足有兩倍於己的梁山兵馬,
很多人都已經覺得這仗沒必要打了。
反正樑山兵馬優待俘虜,不如降了,還能免於一死。
右廂出征之時還命炮軍帶了數十架大型投石機。
兩天之內就把單縣的東城門轟的千瘡百孔。
城內兵馬一到晚上就連夜修補。
甚至已經把靠近東門的所有民宅都給拆了,拿拆下來的木材石料去加固城牆。
盧俊義也明白,單單想靠投石機把城牆轟塌不太現實,而且兵貴神速,他不能再這區區單州耽誤太久。
於是便命大軍在投石機的掩護下登城。
兩隻馬軍在城外遊曳警戒,順便盯著城裡的宋軍,看看他們有沒有逃走的跡象。
武松在前線率領步軍直取城牆。
梁山的攻城武器花樣繁多。
都是由凌振的工坊進行標準化製造,用騾馬將零件運到陣前組裝成型。
有投石機,攻城床弩,飛樓,雲梯,攻城錘。
各種各樣。
城中的領兵的單州兵馬都監還算是懂得一點用兵之道。
哪怕見了梁山兵馬為三缺一,也沒有覺得自己能有生路。
他早就發下命令,說斥候在貌似沒有梁山兵馬屯駐的東門外發現了伏兵的痕跡,徹底斷了軍士們逃跑的念想。
然後命令眾人將靠近城牆的民居全部拆掉,再在城牆腳下挖出一條一步寬,一丈深的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的就是防之梁山透過挖地洞的方法鑽進城裡。
再命手下軍士用拆房子剩下的瓦礫巨石將四座城門完全封死。
梁山想破城,除非強攻。
據城而守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