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幾個州官縣令約定好了,堅持抵抗,誰也不願意開這個口子。
沒想到還不到兩個月,山下面竟然有人主動投靠梁山。
這不是把他們所作的努力都白費了嗎?
眾人聚在院子裡,一邊痛罵黃濤這廝不講忠義,一邊在心裡暗暗盤算。
黃濤都能得到一州府尹的位置。
現在齊國各州都缺人,他們這些人在宋朝當官的時候就深得當地民心,為官的經驗也比梁山上那些原本的軍吏要強不少。
他們投靠以後,雖然不像黃濤那樣具有代表性,讓陸陽把他直接從一地縣令升任為首都府尹。
但是以他們的能力,在齊國下轄十餘州,混個府尹應該不成問題。
況且天下人大多隻記得第一個投靠梁山的人,誰會管第二個呢?
就像現在的奧運比賽,全球人民只認識冠軍。
亞軍是誰,一百個人有九十九個不知道。
既然黃濤已經把罵名給背了,那他們還死頂著幹什麼?
蘇瑾先想明白了這一點,當時便悄悄的從旁邊溜了出去。
找到現在擔任殿帥府太尉的林沖,表明投靠之意。
陸陽早已經交代過了,只要這些官員願意投靠,一定要以禮相待,抓緊送到齊州來。
在小院裡的眾人說了半天卻突然發現來給他們報信的蘇瑾不見了蹤影。
那位白通判連忙出了大門,問門口值守的軍士道:“方才蘇縣令可曾出過門。”
那軍士也不隱瞞。
“蘇縣令出門以後往那邊去了。”
他指的方向赫然是山上的聚義廳。
也就是林沖帥府所在。
白通判一瞬間就想明白了蘇瑾去那裡是要幹什麼,當時就暗罵蘇瑾不講道義。
隨後便叫上一個軍士跟他一起上山去了。
白通判後面的眾人也都是從政多年的人精,這種時候就是一個大機遇。
只要他們現在投靠,即使不是頭一個,也可以算是頭一批。
等以後齊國頂住了朝廷的進攻,或者向宋遼之一稱臣而求自治。
再大膽一點,齊國推翻大宋統一天下。
他們就是開國元勳之一。
青雲直上,就在眼前。
現在就是拼膽量的時候了。
齊國對大宋,贏了他們名利雙收,輸了就死無葬身之地。
諸位大人缺這點膽子嗎?
明顯不缺。
陸陽剛剛封了黃濤一個齊州府尹的職位。
還沒過兩天,原本那些硬骨頭的官員就願意投靠了。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一件事有一個人率先去做,之後得到了良好的報酬。
其他人就會隨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