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看似繁榮,其實扒掉遮羞布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已經跌入深谷。
別看頭部的電影都很多觀眾追捧,但實際上除了每年那麼幾部電影之外,其餘的票房加起來都不夠前十部電影多。國產電影市場的頹勢,一覽無遺。
為什麼會這樣?
很多業內人士說,是方既明搞壞了市場。
真是扯淡,要是沒有方既明,這國產電影市場更加頹靡!
國產電影的頹靡,主要是不夠商業化的問題。
換而言之,不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就一味給觀眾喂屎。其實觀眾排斥的不是文藝片,而是一堆不知所謂的電影,披著文藝片的外衣,實則是導演一個人的自嗨。至於票房?呵呵,還敢想票房的事?真的是給你臉了!
要知道,真正的文藝片要麼拍出了時代感,要麼拍出了人物的喜怒哀樂,要麼告訴觀眾一個道理……這些都行。偏生,文藝片不是冗長、沉悶影片的代名詞,文藝片也能很好看。哪怕是主旋律,也一樣能很好看。
可惜,很多電影人,甚至一些導演都不明白,電影的第一屬性是傳播性,它必須要好看,才能傳播起來。
方既明覺得國產電影已經有點病入膏肓了。
不過沒關係,病了更好,方既明會教他們怎麼拍電影的。
現在當然沒時間,要做的事情是飛訊上市,這是重中之重。
很顯然,飛訊上市的訊息是傳播很快的,早些時候主流媒體都報道了。
文章說得很清楚,如果飛訊成功上市的話,那麼將融資超過20億美刀,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網際網路領頭羊。這時候的美刀兌換軟妹幣,大概是七塊多到八塊錢之間,幣值還是很堅挺的。不知道多少人倒吸一口涼氣,20億,還是美刀,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時間越發臨近了,方既明和一眾高管,也提前飛到了白頭鷹這邊,準備最後的上市工作。
事實上,白頭鷹的財團現在只想賺錢,飛訊代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最高水平,配上中國那發展速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飛訊絕對是一個潛力股。要不然,大家也不會接受從1.5美刀的股票估值,一路漲到10美刀了。
無他,飛訊的盈利做得太好了!而且創始人太會講故事了!
沒人能說明白未來會發生什麼,可方既明給大家都畫了一個大餅。這個餅很香,除了中國人之外,西方鬼佬們一個個都覺得很好吃。要知道,在中國方既明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把飛訊的財務報表甩出去,就一堆人搶著要拿到飛訊的原始股了。
這就是國情差距。
歪果仁相信未來,而中國人注重當下。
一個連盈利都做不到的公司,是斷然不可能在a股上市的,套牌上市都不行!
但是在白頭鷹卻可以,只要你的公司估值夠高,理念足夠吸引人,那就沒問題了。白頭鷹的人願意為一些潛力公司冒險,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成功了,就是一本萬利。也正是因為這樣,全世界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希望在白頭鷹這裡上市,畢竟能融資這麼多的除了白頭鷹之外就沒有其他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