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劉徹將怎麼看待太子,怎麼看待衛子夫?而作為外戚,衛霍該如何自處?
聽他說不再提西漢的事情,息禾整個人都鬆快了。
她深吸一口氣,問道:“不知道陛下想聽哪一方面?”
“方方面面。”
這……“這可多了。”
劉徹道:“說。”
息禾打好腹稿,娓娓道來。
“陛下,臣來自一千八百年後,臣出生的那個時代,中原已經沒有皇帝。而從沒有皇帝的時間開始,我們稱之為近代社會和現代社會。將秦皇嬴政統一中原稱帝起,到最後一個皇帝退位,這一段時期,稱之為封建社會。”
“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舉薦制的出現,士大夫開始了抱團,形成了門閥世家,鼎盛時有‘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的說法。”
“漢後建立的新朝,皇帝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因觸怒諸侯世家的利益,國家很快滅亡。”
“中間建立過東漢的穩定政權,在此期間,一個叫做蔡倫的太監改造了造紙術,書寫載體發生改變。“
“之後中原亂了幾百年,而再次統一中原的是隋朝,隋朝為了遏制世家發展提出了科舉制度,只是隋朝也如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是個短命王朝。”
“接替隋朝的是唐,唐沿用舉薦制與科舉制來選拔官員。只是那時候知識被世家壟斷,平民無從學習,最開始科考當官的也是氏族子弟,在唐後期才開始轉變。”
“唐末黃巢起義,門閥士族被他給殺光了,‘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門閥至此衰落。”
“到了宋時,科舉制選拔發展成熟,明清時期科舉制發展到巔峰。”
“而清朝,便是中原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滅亡之後,時間來到了近代。”
“外族入侵,百年屈辱與戰亂。”
“而那個時候,國家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謀求生存發展,國內也迎來了很多新思想,婦女也從內宅走了出來,進入到各行各業工作。”
“這百年時間,近代到現代發生了很多事情,等到了我出生的時候,已經是和平年代,國家也由人民自己治理,人民當家作主,人人平等。那時候不管男女都要上學堂接受九年的義務教育,無論是男是女都可為官都可經商。婚姻關系也相應發生改變,從一夫一妻多妾制改為了一夫一妻制度,為了便於管理,封建的大家庭也慢慢瓦解成一個以夫妻間組合成的小家庭。”
這是關於這一千多年來,比較重要的節點,主要目的是為了講明白這個社會的變遷。
息禾頓了頓,偷偷看了劉徹的表情。
這時劉徹皺著眉,在沉思。
舉薦制的弊端既然是門閥抱團,這些士族將來不就和周分裂以後的諸侯國一樣,遏制了皇族?
難怪這丫頭最初要提議開科舉,若是任由舉薦制發展下去,他的後代可就慘了。
想必從獻造紙術開始,這丫頭就已經在鋪墊了。
一個極具野心的政客,還是一個女人,有意思。
不過後面他得知在她那個時代,無論男女都可入朝為官,倒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作為一個封建的帝王,他實在想不出人民當家作主是個什麼情況。
這簡直是太荒謬了。
他難以理解。
劉徹不由問:“既然是人民當家作主,那人人都有不同的意見,那應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