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劉徹點頭。
息禾便道:“那我實話實說?”
劉徹摩擦著拇指的扳指:“實話實說。”
她斟酌開口:“陛下,您很長壽,活到將近杖圍之年。”
“將近七十歲。”劉徹算了算,“孤今年三十七,看來還有三十幾年的活頭,確實算得上長壽。”
息禾見狀立刻恭維道:“陛下,您不僅壽命長,而且政績傲人,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無數的帝王中,您的政績在後世之人心中,排在前三。”
“哦?”劉徹挑眉,心情大好,不枉他這些年來勵精圖治。
他順著問下去:“前三?剩下兩位是誰?”
“一個是秦皇嬴政,他統一了分裂的諸侯國,又推行車同軌,書同文。”
“一個是漢之後,中間隔了幾個王朝後,屬於唐朝的帝王,他武能開疆擴土,文能治理天下,在他的治理下,唐朝萬邦來朝,他也被當時的人稱為天可汗。”
息禾頓了頓,立即補充道:“臣不敢妄議陛下,但您的政治理念,影響後世上千年。”
她悄悄腹誹:在位後期,也確實昏庸,老來了還寫了罪己詔。
想一想,他還不如死得早一點,這樣後來也不會搞出一堆爛攤子,就連自己選定的太子都搞死了。
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息禾也只敢在心裡想想。
劉徹自然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得知自己政績卓越,心裡愉悅:“你倒是會說好聽的話。”
“陛下,這是事實。”息禾認真的道。
劉徹點頭,話又一轉:“拍馬屁倒是厲害,那你怎麼不說說,到底是那個亂臣賊子竊了大漢帝位。”
“王……”息禾張了張口,話音還未出,立即改口,“臣真不知道。”
差點就把王莽的名字禿嚕出來了。
這怎麼還想趁著她不備試探她呢!
劉徹搖頭:“嘴還挺嚴。”
他沉聲道:“竊國之罪,大逆不道,你還竟然隱瞞。”
息禾立即道:“陛下,從古至今,一個王朝的滅亡,原因都並非單一,漢的覆滅不僅僅是權臣竊國這麼簡單。”
“漢王朝在後期有很多的問題,一是君主弱而外戚強大、二是土地兼併和賦稅繁重導致農民起義頻繁發生、三是邊境為敵國侵擾,軍費開支巨大……等等原因導致了後來的幼主帝位不穩。”
她繼續道:“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就算殺了一人一族又如何,還是會有別的臣子滋養了野心,陛下,您比我更清楚,人是殺不完的。”
嗯,說得好像有點道理。
劉徹手指敲打著案幾,盯著息禾,沉思片刻:“行,此事孤便先帶過。”
這話一出,息禾立刻就鬆了一口氣。
劉徹便沒有再問關於朝堂上的事情,也沒有問最後是誰繼承了他的皇位。
他道:“不說朝政,便給孤說說,後世的事情吧。”
息禾見劉徹沒有詢問她關於繼承人的問題,她心中猜測這時候劉徹還沒有想過,未來接替他皇位的不是如今的太子劉據,而是後來他生的小兒子劉弗陵。
還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呢,至少在現在,他不問,巫蠱之禍她還是不能主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