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練習著功夫,許蠻蠻還是忍不住想要找唐逸嘮嗑,說道:“前輩,你說既然功夫這般厲害,為何聖上不推行百姓們一起習武呢?這樣咱們大乾如果每個人都懂得習武了,豈不是說各個都是武林高手?”
唐逸笑了笑,卻是沒有回答。
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深究。
現在的“武“對此時社會影響程度決定了它的禁與非禁。
要知道冷兵器時代“武“就是搏擊殺敵關健技藝,力量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安定與否它起到了特殊重要作用。
文武治國,武就是馭使操縱軍隊法術和單兵決鬥技巧等非常適用技術的統稱。這裡所說的武主要指單兵格鬥,大約就是十八武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習武之人崇尚所謂忠義,兇強俠氣,悍不畏死,對整個社會造成一股不利忠君的逆流,“感君恩重許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三杯弄寶刀,殺人如截草“,“五步殺一人,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行“都是當時任俠習武之人真實顯照。
前世的王朝,朱家,郭解,劇孟之流以武犯禁對統治階級利益造成重大影響。西漢為打擊匃奴形成尚武之風從東漢開始政府嚴禁民間習武和擁有武器裝備,歷朝沿用。致使前世的民族尚武之風被嚴重摧殘閹割,後束有了五胡亂華,重文輕武導致蒙元代宋,甚至可以說影響到清兵入關!
但是,這些唐逸自然是不可能跟許蠻蠻說的,他抬頭看著許蠻蠻說道:“屏氣,挺胸,提臀!練功就要有練功的樣子!”
“哦。”
許蠻蠻乖巧的答應一聲,開始認真的紮起馬步。
不一會兒,還是忍不住抬起美眸,欲言又止。
唐逸心裡覺得好笑,說道:“問吧,還有什麼疑惑?”
許蠻蠻被發現心思,忍不住臉色羞紅,輕聲問道:“前輩,你說什麼是功夫?”
唐逸眉頭一挑,說道:“我們現在扎馬步不就是功夫。”
許蠻蠻說道:“不應該飛簷走壁嗎?”
“也是。”
“那為什麼前輩剛才說有是為了強身健體?”
唐逸想了想,說道:“有人習武的確是為了強身健身,但習武之人決不會這樣說的。”
許蠻蠻疑惑不解,問道:“什麼意思?”
唐逸解釋說道:“也許武功有強身健身的功能,但若真的有人長期習武至少是為兩個基本目的,一是殺人,二是做官。”
許蠻蠻若有所思。
那麼什麼是功夫?
事實上,武功最早產生的原因有二個,一是與野獸鬥,一是與人鬥。
人們分赴各名山大川、武學聖地,力圖探訪今天的武林江湖。
但除了那些早已覆蓋著歷史煙塵的遺蹟,前世的影視文學中的江湖似乎只是眾人內心深處的一個秘密世界,以至於近在眼前也無跡可尋,遠在千里反倒歷歷在目。
在少林寺,在武當山,在陳家溝,在青城山,我們見不到金大大筆下深入人心的顛僧、狂道、隱俠和劍仙,滿眼所見的是比自己更尋常,比生活更無奇的渺小人物。
或許這正符合了華夏深厚的隱逸文化。
看透世事的高人,與其在俗世中沉浮,不如遺世而獨立。
也許江湖歷史的本來面目和今天一樣平淡無奇,但在古人的世界裡卻成了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