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你真要練習功夫?”
許蠻蠻眨了眨眼睛,穿著緊身服飾的她,身材高桃,體態輕盈,言行舉止端莊嫻雅。烏髮如漆,肌膚如玉,美目流盼,一顰一笑之間流露出一種說不出的風韻。
她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美而不妖,豔而不俗,千嬌百媚,無與倫比!
唐逸自然是知道沈清柔為何如此驚訝,他現在的身份可以稱作是一個讀書人,要知道現在的文人對於習武可謂是嗤之以鼻,雖然談不上嫌棄但更多則是遠離。
唐逸笑道:“自然是要學的。”
許蠻嗎乖巧的點了點頭。
雖然是遠離,但實際上一些階級上層還是非常崇尚武力的。
古代素來有“窮文富武”的傳統。練武需要花錢,花時間,窮人連溫飽都成問題,整天忙於生計,對於他們來說,練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是對於有錢有閒的富家子弟來說,練武加上學文,就可以使得他們的家族地位得以不斷地延續和傳承。
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的文化上層都講究文武合一。
甚至很多人以為老子和莊子是文人,但鮮有人知道,他們都是武功絕頂高手。
內家拳的“以柔克剛”就源於老子的道家思想!
莊子可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見出手非常迅速,殺人如入無人之境,武功之高,讓人驚歎。李白號稱“詩仙”,但他15歲學劍,一生劍不離手,遊遍了名山大川。
這個時代可不像現代可以坐高鐵飛機出行,而是要靠兩條腿走遍千山萬水,這並不是一件很安全的事情,沒有一個好身體,沒有一身好武功,性命都可能不保,更別提給後世留下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文。
事實如此,但除了唐代之外,其實文貴武賤那是很正常很自然的,正四品的武將見了正七品縣令都要低調的,當然,亂世的時候如三國和南北朝、五代時期百姓對於孩子習武都是深惡痛絕的,除了漢代和唐代之外,習武是深受普通家長包括地主階級深惡痛絕的!
這也是許蠻蠻如此驚訝的原因,現在唐逸重新參加科考,從身份上來說,唐逸又從一個縣令變成了讀書人,自然是不願意碰這些刀槍棍棒的。但沒想到唐逸竟然答應了。
許蠻蠻眨了眨美眸,問道:“前輩,你準備從哪方面開始學起?”
唐逸思欪半天,說道:“扎馬步!”
他屬於半路出家,換句話說,基礎非常的差。
既然想要練武,就得先扎馬步或者站樁,要知道練武一般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一般都是四、五歲的樣子,其實馬步也好,站樁也好,本質不是為了下盤穩固的目的,雖然這是它的衍生效果,本質目的是為了“結體聚力”,也就是為了產生最大限度的整體力而產生的!
因為整體力的產生,首先會改變人體上強下弱的弱點,變成下強於上。所以很容易出現下盤穩固的效果。
前世看到過的影視劇裡主角秀功夫,就是扎馬別人撼不動,於是就誤導了觀眾,以為馬步等就是為了練下盤穩固的,但是凡事以這個目的去練的,很容易就練得下盤僵死,那是最大弱點。
馬步——尤其是經過改進的馬步——站樁是獲得整體力的的目前人們能發現的效費比最好的功法,所以這是目前最科學的練習法,也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不會過時的練法。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戰場,主流還是騎兵和槍兵的對決。
而且這個時候戰場規模宏大,兵種齊全,各兵種剋制非常講究,電視劇想象的那種槍林對扎,還能卷拿對手長矛,還太極“雀地龍”砍人,實在太臆測了!
甚至電視劇裡邊,還有雙人用的對騎兵大槍,你怎麼抓,即便臆測的情形出現了,你以太極“雀地龍”姿勢揮刀,怎麼保證能殺敵?顯然是沒練過冷兵器吧,揮刀劍也是要求姿勢和力量的配合的,否則無法給對手造成有效殺傷。
尤其地趟類武功,那是單兵江湖對殺出現後,才有的。
這個時代的戰場上,就像自己前邊說的,你一旦倒地,別人踩也踩死你!
“扎馬步?”
許蠻蠻露出疑惑之色,將秀髮紮成馬尾,學著唐逸紮起了馬步。
唐逸點了點頭。
於是兩人便開始在庭院外邊紮起了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