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皇帝對此事非常重視,立刻成立專案組調查此案。欽命怡親王儒源、鄭親王秦廉、戶部尚書全元、兵部尚書陳浮屠等查辦。”並特令“此旨爾等看完,交軍機處寫明發,孟傳金原折不必交軍機處”。由此拉開了重治主副考官科場舞弊的序幕。
首先是許易被提審,但不久即莫名其妙的死於獄中。等重新勘察許易的試卷後,竟然發現其墨卷內的草稿不全,硃卷內也有七個錯別字曾被人改動過。繼續調查,發現此次鄉試中,錯誤試卷竟有五十多本,甚至有一人的試卷錯別字達三百多個,竟然也能中舉。大乾皇帝聞訊大怒,立即將主考官柏俊革職,朱鳳標和程庭桂解任。隨著案情的進一步深入,鄭毅捲入舞弊的證據浮出水面。
這一查不要緊,居然查出了更多的問題。許易功名沒有得到還搭上了性命,可謂咎由自取。
專案組的成員繼續調查,又發現了考生刑部主事羅鴻繹有作弊嫌疑。按說羅鴻繹已經混到朝廷裡當了官員,自己又沒有真本事,就這樣算了。可是,他也不甘寂寞又自個參加了科舉考考,哪知道這一考竟然要了自己的命,還讓很多官員因此喪命!
他找到同鄉、兵部主事李鶴齡,向其請教場規。為了得到好處,李鶴齡讓羅鴻繹在考卷中新增暗語。隨後,李鶴齡又將暗語告知了考官浦安,讓他多有照應。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羅鴻繹又去找徐毅的家人——靳祥幫忙。
經過一番周折羅鴻繹考中第兩百三十八名
按說這名次應該不會引起注意的,哪知道大乾對考生的試卷還要複審,問題就出在複審上。
這個時代的御史職責相專門檢舉不法犯罪行為。這孟傳金也是天不怕地不怕,他立即寫了篇奏摺,將此事上報給大乾皇帝。
於是,這些人最後終於被糾了出來。
這件事是徐毅的家人靳祥參與辦理的,因此牽出了徐毅。按照當時的法律,徐毅即使有罪也不至於死,可能會落得發配一類。
可是,也該著徐毅倒黴,他偏偏犯在了仇人的手裡。
由於他性情耿直,得罪了在朝廷中大權在握的載垣、端華及其弟大公子等人,他們對徐毅早已“如鯁在喉,不除不快”。
隨即上奏清廷,以“取士大典,關係至重”為由,力勸處決徐毅。大乾皇帝顧念徐毅為先帝舊臣,心有不忍,但又禁不住大公子等人三番五次地堅持,於無奈之中判處徐毅“斬立決”。
就這樣,身為一品大元的徐毅因一念之差死在大公子這幫權臣的屠刀下,同時被處決的還有浦安、羅鴻繹、李鶴齡等人。
本來事發後,徐毅沒有想到自己會死,還打點行裝準備發配。忽然刑部尚書趙光捧著聖諭哭著走來,徐毅才知難免一死,嘆息說:“此必大公子弄權,吾命休矣!”
記得當時有人在皇城街道路過正好看到,臨刑前,大公子等著徐毅所乘囚車遠遠而來,迎上去淡淡笑著說:“七先生來早了。”隨即升座命令刀斧手儘快行刑。
徐毅憤而大叫:“皇上斷不肯如此。必定是你這廝從中胡亂作祟。老夫今死不足惜,他日你等也必同我一樣,不得好死!”
大公子則是灑然一笑,留下一個背影離開了。
舞弊之事似乎到到這裡也就結束了,但令唐逸心中驚訝不已的是,想不到“宰相”級別的官員竟然也參與進科考舞弊之事,雖然這次的舞弊可謂是漏洞百出,但仔細一想若不是那個唱戲的如此張揚的話,這次的舞弊之事又有誰能夠知曉?
當然故事裡邊有關大公子的出現還是讓唐逸有些驚訝,但驚訝的最後卻是覺得整個故事似乎存在某些貓膩。畢竟,這位大公子可不是大善人,習慣躲藏於人群當中,這次如此高調的站出來行事,可是有些不符合他的作風。
而且,整個事情看起來可謂是匪夷所思,似乎是有人有意想要整個舞弊的事情像是預料的狀況發展下去,一個唱戲的名伶背後竟是牽扯出如此的暗線,緊接這如此多的高官跟著被拉下渾水,可謂是令人唏噓不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縱觀大乾的這一科場的舞弊案,唐逸發現。初由科舉舞弊引發,越查牽扯到的高官越多,級別越來越高。可見,科場舞弊案從來就不是一個考生收買一個考官這麼簡單,它的背後往往牽扯著複雜的腐敗鏈條和官場糾葛;其二,要查清科場舞弊案,非下大力氣不可。此番若不是大乾皇帝親自出面才查清的,否則可能會被被各級官僚矇蔽;其三,總體而言,大乾皇帝還是很維護科舉的公正性和純潔性的。發現科場舞弊案後,非常重視,不但堅持了“一查到底”的原則,而且懲罰的力度也很大。此次舞弊使得“宰相級”的高官的都跟著人頭落地,這樣的力度顯然要比處理一般性的腐敗案件大得多!
不過這個故事倒是有幾個疑點吸引到了唐逸的注意,據說那位徐毅大人的兩位雙胞胎女兒一夜之間忽而就消失不見了,之後整個徐家上下也跟著消失得無影無蹤,彷彿整個皇城從未有過徐家的存在似的。
只從發生這些事情之後,大乾科考制度也逐漸完善許多,但是如今溫陵有考官大喊“舞弊”二字,若是落在有心人的耳中,這事情可就不是小事,最怕的就是像金陵的舞弊案一樣,牽扯出許多的事情出來。
貢院外邊,眾人噤若寒蟬。
趙文順從遠處走來,來到眾人身邊,輕聲說道:“似乎跟“舞弊”沒有任何關係,若是有人想要進諫的話,應該是好事才對。”
有人疑惑說道:“文順兄此話何意?若不是關於“舞弊”為何考官會如此激動?”
趙文順目光深深看了唐逸一眼,輕聲笑道:“我方才從遠處過來,聽聞今年科考第三關可是出現了一位大能人!”
“大能人?”
趙文順點了點頭,說道:“就說這位大能人否定了大乾跟大唐的防疫制度,並且指出了防疫制度的諸多不足與完善之處。恰巧這幾日貢院裡邊的考官都身染風寒,而隨性的御醫乃是出自太醫院裡邊的先生,這位可是專門研究“防疫之道”,恰巧目睹到考卷裡邊的內容,瞬間可謂是將考試驚為“天人”。”
眾人訝異極了,想不到還發生了這些事情。
兩位姑娘也是聽得美眸瞪大,小媳婦跟寶貝徒弟雖然臉色稍顯平靜,但兩人的美眸不約而同的看向身旁的唐逸。
唐逸眉頭挑了挑,似乎這篇文章有些熟悉啊。
……
……
喜歡太歲官婿請大家收藏:()太歲官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