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太歲官婿 > 第四百零三章 論策(上)

第四百零三章 論策(上)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華夏國曆史我們知道,早先好象馬馬虎虎,後來碰到“策論體制”和我們不一樣的西洋夷人,就是那些帝國主義分子,我們就混得有點不太愉快了。

當然,現代社會也不是蠻不講理的,對以前計程車大夫,現在的人文知識分子還是給出路的。出路很多,隨便舉些例子,您不是識字嗎?可以去教小孩們認字;您會作詩寫字,那很好,寫些東西出來,給老百姓看看,他們現在不但識字而且有錢,老百姓一高興,您就是著名作家知名詩人,活的無比暢快;您要是會畫畫,只要畫的好,也能賣錢,如果您十分不濟,最次您還可以專門研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成為所謂國學專家,我國的國策大概還要用國家的錢糧養活這類專家若干年,有生之年可保衣食無憂……

士大夫們有這麼多金光大道,策論作家們不走,非要堅持寫策論,寫了帝王家不買,不買也要寫;寫了沒有人當真,不當真也要寫,謀國之忠,報國之忱,這是何等可欽可佩的赤子之心啊!

但皇帝不買賬,赤子之心也會有冷卻之時。

傅院長看似是在講述策論歷史,但唐逸卻聽出幾分弦外之音,但這些事情以唐逸如今的實力是無法去幹預的,所以他選擇成為一名沉默的傾聽者。

傅院長見唐逸沉默不語,淡淡一笑道:“講完策論的歷史,我便給你講講策論答題,以及相關的篇章吧。諸葛武侯,躬耕南陽,隱居求志,智高謀遠,自比管仲、樂毅,閒暇時常抱膝長吟“梁父吟”,以抒其懷。諸葛長陽一生滿腹經綸,足智多謀,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歷代帝王將相、鴻儒俊才、文人騷客對其歌功頌德、贊愛有加的鴻篇巨著、碑碣匾額不計其數。”

唐逸忍俊不禁,這位諸葛長陽到真有幾分諸葛亮的影子。

傅院長看到唐逸微笑,眉頭微皺,但也沒有深思,而是繼續說道:“大唐丁丑年秋月,一名叫吉甫的考生在其策論集《文似看山不喜平》作品中,以“武侯南陽抱膝論”為題有感於懷,再次論述諸葛武侯的功績和對時政的感悟。

該廩生策論集《文似看山不喜平》系皇糧、國稅、博物、徵集區域社會生活文獻時徵得,全集共二十二篇,毛筆標準小楷豎式寫就,三道紙捻六孔宣紙裝訂,均有書院先生斷句、批改、點評等。

其封面靠左豎書中楷“文似看山不喜平”七字,右上豎書“丁丑秋月”年款,右下豎書“吉甫志”,加蓋“某廩生書”白文方形印章兩處,該策論集第十八篇系“武侯南陽抱膝論”題目。其內容寫到:

三代以下之人才,以武侯為第一。然,其居於琅琊,避亂襄陽,隱居躬耕,以樂堯舜之道,所以能成偉大之業也。如諸葛武侯抱膝南陽是已。

吾想,先主得徐庶之薦,三顧茅廬,隆中建策,三分定鼎。能令江東心驚,中原喪膽,七擒奏續,六出建功,固一代之奇才也!討賊之功大矣。然,亦學問之夙成耳。

夫避亂世之者,最足成人之經綸。昔太公隱於東海之濱,以成鷹揚之功;尹伊隱於有莘之野,以成伐夏之勳。隱居以成學也。武侯隱居南陽,潛心典策,凡安民之略,濟世之方,無不預儲於茅廬,坐誦之日是平生之功業,皆自抱膝時成之也!

吾人遭際世亂邇室吟嘯,當知武侯之志,豈可事吟詠,毫無心得,為天下之棄人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後批:看題不差,筆亦清爽有致。

通讀該策論可知:作者以武侯南陽隱居,求志抱膝長吟成偉大之業為論題,以昔太公隱於東海之濱,以成鷹揚之功;尹伊隱於有莘之野,以成伐夏之勳為事實論據,論述武侯隱居南陽,潛心典策,凡安民之略,濟世之方,無不預儲於茅廬,坐誦之日是平生之功業,皆自抱膝時成之,這一論題。作者分條析理,以事寓議,文章表達觀點簡潔而有力,犀利而練達。透過該論題主要議論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形勢,向社會建言獻策的文論。

該篇文章作於光緒丁丑秋月。文獻記載:這一年,華北地區地區發生一場面積大、持續長、亙古未有的特大旱災。多省受災嚴重。因災荒以大唐三年、四年最嚴重,故史稱“丁戊奇荒”。

據《南陽縣糧食志大事記》記載,“大唐三年,五月至次年三月無雨,收糧甚少,小米每石價漲至六千餘文,高粱每石價漲至四百四十餘文,高於平時三倍,民大飢”。又有民謠“大唐三年,死人一半”之說,究其原因,旱情奇荒所至。有大飢,必有大亂,災民為活口,必然出現社會動亂不安現象。因此,作者透過諸葛武侯抱膝南陽論述,提出當下“吾人遭際世亂邇室吟嘯,當知武侯之志,豈可事吟詠,毫無心得,為天下之棄人哉!”這一憂國憂民思想。

該廩生策論集起名“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出自清代袁枚《隨園詩話》,意思是寫文章好比觀賞山峰那樣起伏跌宕,寫出波瀾曲折起伏,奇勢迭出,引人入勝。最忌平坦庸俗,平淡無味。

該策論集作者基本上是按隨筆體論述,也不乏科舉策論規範制式書寫。因此,批閱該廩生文論的書院先生批語為:“看題不差,筆亦清爽有致。”意思是指該策論題目無差錯、全對、正確之意。再次證明諸葛武侯躬耕於南陽,抱膝長吟,隱居求志,成就大漢工業。

寫作筆法謹嚴有致,有韻味,有情趣,展現瀟灑之態,實乃策論佳作。”

比起一開始的長篇大論,在講到策論的寫作技巧時,傅院長反而是退而求其次,直接用題答題的方法,加深唐逸對策論的理解。

不得不說,這位廩生獨劈蹊徑,不歌誦大唐之繁華,反倒是將筆墨對準於諸葛武侯,以其為中心,不斷的添磚加瓦,使得策論的內容更加充實而引人入勝。

講完策論的答題模板,傅院長略微沉吟,說道:“接下去便是大乾的時事了……”

唐逸精神威震,這才是此番科考第三關的重點!

……

……

喜歡太歲官婿請大家收藏:()太歲官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