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BEP4:伊利亞特(13)
【對國家的認同感不會受法律的約束,它是由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數千萬人每天的行動塑造和破壞的。】——“莉塞特·漢利”,2007年。
……
“不行,計算量還是太大了。”老格蘭傑從模擬平臺前抬起頭,遺憾地向麥克尼爾晃了晃腦袋,表示自己無能為力,“只靠我們三個,沒法把正確的軌道計算出來……說到底,咱們三人之中沒有一人生前當過宇宙戰艦的導航員之類的職務。”
“那就是說必須把訊息公佈給一部分船員了。”麥克尼爾本能地眉頭一皺,他不喜歡讓那些意志不夠堅定或可能馬上洩密的傢伙捲入他們的核心計劃之中。但是,就像老格蘭傑所說的那樣,哪怕是有過宇宙戰艦指揮經驗的麥克尼爾也並不能勝任技術軍官的工作。“你讓我再想想。羅根,調查做得怎樣了?其他友軍部隊的情況,我們管不著,但這艘船必須跟我們走。”
早有準備的羅根立即向麥克尼爾和老格蘭傑出事了他的統計調查結果。這是羅根透過和艦上人員的長期接觸——包括但不限於工作交流和私下閒聊——探查所得的眾人對待戰爭的態度。全體船員之中,有90%以上人員對沃斯帝國仍然充滿仇恨,一半以上贊同將戰爭持續到沃斯帝國徹底毀滅為止。然而,就在麥克尼爾為樂觀的調查結果向老格蘭傑打氣時,羅根又補充說,這其中寧可違抗地球聯合軍的命令也要和火星軍拼個你死我活的人員比例可能還不到10%。
“……哦,這可真他*的見鬼了。”半晌沒說話的麥克尼爾最後憋出了一句軟弱無力的抱怨,“這些人都假裝自己很有鬥志,其實也不過是被大局推著走而已,根本談不上多麼堅決。接下來的篩選工作就交給你了,羅根。既然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透他們的想法,那你應該也能從中找出真正願意戰鬥到底的人。好,接下來討論下一個方案。馬爾科姆大叔,你來講。”
在麥克尼爾的計劃中,他們的【米夏利翁號】不該在預定的意外發生時袖手旁觀或是等待地球聯合軍其他部隊發起進攻。必須以最快速度把月球基地的火星軍殲滅、儘可能地減少損失,才能說服地球聯合軍出動足夠規模的遠征軍討伐遠在火星的沃斯帝國本土。不然,即便麥克尼爾能說服一艘甚至多艘宇宙戰艦跟隨他私自行動,這些沒有補給的船隻大概在抵達火星之前就會耗盡能源或食物從而陷入絕境之中。
想用最小代價全殲火星軍,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環繞月球殘骸飛行的太空基地砸向月球上的火星軍基地,便可一舉重創月球上的敵人。
麥克尼爾選中的目標是軌道距離月球殘骸最遠的端點基地,這裡也是【丟卡利翁號】上個月折戟之處。按照他的設想,端點基地可以在下墜過程中就給火星軍帶來不小的損失,其體積和下墜時的破壞力也足以將火星軍的月球基地破壞一半左右。如果再考慮到已經答應充當內應的吉爾斯會用核爆炸破壞談判會場,屆時火星軍手中保持正常機能的基地比例將少得可憐。
然而,這一計劃對於麥克尼爾等人的配合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們必須在恰當的時機奪取端點基地才能按照麥克尼爾的設想執行任務。因此,麥克尼爾委託羅根和老格蘭傑秘密借用【塔爾西斯系統】的外部介面用來計算端點基地的執行軌道以尋找在和談即將結束時最佳的行動時間視窗。不料,羅根等人的行為沒過多久就被地球聯合軍的網路戰部門發現了,於是他們只得把剩下的計算任務轉移到艦上進行。
“你當時不是跟我說一定不會被——”
“外星科技,外星科技。俄國人接觸這東西的時間比我們長得多,你不能讓我學會防備我從來沒聽說過的東西。”羅根敷衍地向麥克尼爾辯解了幾句,又對麥克尼爾說,就算現在無法找出最佳的行動時機,屆時想辦法讓附近的地球聯合軍配合他們佔領端點基地之後再重新規劃撞擊路線也不遲,重要的是想辦法在談判進行期間滲透到端點基地附近並做好悄無聲息地將其拿下的準備。“就算用太空工程飛船冒充內應也沒用的,那座基地裡好像沒有敵軍內部之前負責秘密談判的傢伙。”
“所以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把這座太空基地丟下去?”老格蘭傑終於說出了埋在心底許久的疑問,“它還有許多用處,不是嗎?”
“戰爭結束之後就沒用了,而且這麼大一塊小行星會對未來的月球開發工作形成重大威脅。”麥克尼爾不由分說地讓戰友們按自己的意見辦事,“很遺憾,我們並不是負責護送代表團前往月球基地的護衛部隊一員……或者說這也是我們的幸運。不管怎樣,接下來我們要抓緊時間在這次談判結束之前做好接管端點基地的準備。普萊斯將軍那邊,我也會多加催促的。”
說罷,麥克尼爾離開辦公室,來到外面的走廊上休息。這裡的模擬舷窗為他提供了觀賞月球殘骸景色的絕佳位置,而且太空裡並沒有天氣太差之類的說法。在人類過去的歷史、文化、傳統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月球,已經在十幾年前的災難之中面目全非,造成這災難的則是狂妄地要讓全人類臣服的沃斯帝國第二代皇帝吉爾澤利亞。
只有當自己的身心歸於平靜時,麥克尼爾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人類在這場戰爭中付出的慘重代價。環繞月球殘骸飛行的【米夏利翁號】幾乎每時每刻都能觀測到從它附近飛過的各種太空垃圾,這些太空垃圾見證著殘酷的太空戰爭的每一個階段:從地球外低層軌道再到月球外高層軌道,裝備的生產年代由舊到新,應用Aldnoah科技的痕跡也變得越來越明顯。戰爭不會在這裡停止,麥克尼爾已決定將戰火燒到火星本土。
從這裡是看不到月球基地的,也看不到地球一方的代表團下榻的住處。麥克尼爾沒有見過代表團成員,他僅僅在新聞報道中聽說過其中一些人的名字。那些陌生的名字和陌生的臉無法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先入為主地給那些人貼上了一個並不怎麼光彩的標籤。攻打端點基地的行動失敗後,地球聯合軍的反應令他無比失望,這不能不讓他將代表團成員全都歸類為想要藉助對峙的現狀從中獲利的人類害群之馬。
……不管怎麼說,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爭執之後,被地球聯合軍一方【不同意前往月球基地談判時附帶火星人團隊和額外護衛部隊就繼續開戰】的恐嚇嚇住的火星軍勉強同意了對手的要求。由於談判地點設在火星軍控制區,為了防止幾乎沒什麼誠意的火星軍突然挾持代表團等意外出現,地球聯合軍進一步提出允許部分地球聯合軍作戰部隊停留在月球外軌道上監視進展,這一要求竟然也出人意料地得到了扎茲巴姆伯爵等人的同意。當然,那些部署在月球外軌道上的地球聯合軍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戰鬥力上而言都是無法突破火星軍防禦的,至少火星人自己這麼認為。
然而只有邁克爾·麥克尼爾清楚攻打端點基地的戰役失敗背後有什麼隱情。他在那場戰鬥之中將【丟卡利翁號】上的戰友們當做了他試探地球聯合軍內部溫和派(或其他有著種種不同動機但做出了相同選擇的派系)的籌碼。結果雖然沒讓他失望,他仍然覺得自己有些對不起還矇在鼓裡的【丟卡利翁號】船員們。
“麥克尼爾少尉,界塚伊奈帆准尉報到。”
聽到那熟悉的聲音,麥克尼爾的精神為之一振。他按下了旁邊的幾個按鈕,走廊另一頭模擬舷窗的牆壁恢復了原本的顏色。在走廊另一側,穿著地球聯合軍制服的少年正向著他所在的位置飄來。
“歡迎來到【米夏利翁號】。我們這艘太空登陸艦沒有你們的宇宙戰艦那麼氣派,還請多忍耐一段日子。等【丟卡利翁號】修好了、你的戰友們也恢復了健康,我就馬上讓你回去。”麥克尼爾象徵性地說了幾句客套話,他不會讓對方接觸到自己的真正計劃,但一些瑣碎的技術工作也許可以放心地讓伊奈帆負責,“嗯……本艦的任務是在和談期間巡視月球殘骸,主要涉外工作是和敵軍的同型號艦艇交接工作。當然,我們不會讓你去做這些雜務的,這裡有更重要的工作……對,我們要找出最適合對付敵軍那種可能已經投入量產的新型甲冑騎士機甲的戰術。”
伊奈帆很快地接受了現狀,也沒有對麥克尼爾提出的任務表示異議。不過,他還是冷靜地告訴麥克尼爾,先前在【丟卡利翁號】上的訓練經歷證明自己可能不太適合負責訓練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的工作。
“而且,戰爭也快結束了。”
“我的直覺告訴我,戰爭不會結束的。火星人既然敢在艾瑟伊拉姆公主訪問地球期間刺殺她並製造對地球發動侵略戰爭的藉口……沒什麼事是他們不敢做的。”麥克尼爾來到伊奈帆前方,俯視著比自己矮上不少的少年,“你這麼多年來拼命地訓練自己的戰鬥技術和隨機應變技能,也是因為你知道或者說相信戰爭一定會爆發的……並非因為個別人的好惡,而是由於沃斯帝國的整體處境。不攻下地球就等於慢性自殺,就是集體絕育。”
麥克尼爾本來還想就徹底消滅沃斯帝國的必要性發表一篇長篇大論,好在他終於想起來自己是要伊奈帆代替最近一段時間必須緊鑼密鼓地籌備秘密行動的羅根和老格蘭傑負責和監督指導技術工作的而不是去什麼競選集會上發表演講的。強行止住了話頭的麥克尼爾帶著伊奈帆去和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以及太空戰鬥機飛行員們見面,他本來以為再會的雙方免不了要熱鬧地互相問候幾句,誰知他們只是公事公辦地打了招呼就停止了交流、站在兩側等待著麥克尼爾的下一個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