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EP4:巨門(2)
【在一次行動、戰鬥中擊敗敵人是整個團隊的事情,是共同的事業。試圖超越集體的人,或只想要超過他人的人,都是認不清現實的。】——格奧爾基·庫可夫《回憶與反思》第二卷,1969年版。
……
皇曆2008年6月底,經歷了【埃裡克·亞當斯事件】的南庭軍擔心繼續耽擱下去會影響到日後的作戰行動,因而決定提前執行收復長雲府(即布里塔尼亞帝國第九區)的作戰計劃。對於此次行動,南庭軍上下都有著很強的自信:整套方案由南庭軍頗負盛名的王雙主持,又經南庭軍高層一致透過,親自過問戰事的宋以寧和宋正成也表示同意,且聯邦軍也答應在巴布亞和北方發起新的攻勢以牽制帝國軍的行動並迷惑布里塔尼亞。
7月2日,在掌握了南庭都護府東部海域的制空權後,南庭軍一方面調動己方空軍擁有的火鷹戰機和EU軍顧問團支援的型號對仍然盤踞在東部海域的布里塔尼亞帝國皇家海軍艦隊進行狂轟濫炸,同時命令南庭海軍做出要藉機和帝國皇家海軍再次決戰的假象,迫使帝國軍離開南庭軍登陸部隊航線。除此之外,錦衣衛也調動了身處第九區的情報人員,竭盡全力地確保登陸地點附近安全。隨即,南庭軍派出以南庭陸軍第十三鎮為主力的六個加強標,在海軍和空軍的掩護下徑直登陸長雲府最南端的南尾州。
長雲府,或曰布里塔尼亞帝國第九區、EU地圖上的【紐西蘭地區】,總共由兩個島嶼組成,其南端島嶼地形下場,且有山脈阻隔在西側靠近南庭都護府本土的地區,給南庭軍的陸海空協同登陸作戰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為了確保登陸作戰能夠一舉成功,南庭軍不僅反覆修改作戰計劃,而且和錦衣衛配合行動,只求能儘快獲取第九區帝國軍的實時調動情況。
但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登陸行動開始當天長雲府南部地區下起了大雨,這給南庭軍的登陸行動蒙上了一層陰影。不僅如此,在6月或多或少地調整了重心的南庭錦衣衛對帝國軍的調動情況產生了錯誤判斷,他們以為聯邦軍在北線發起的佯攻會讓第九區駐軍的主力向北方轉移,但帝國軍卻藉助疏散部分平民的機會將包括第九區駐軍第1師在內的精銳部隊朝南線轉移,並在南尾州外圍加強了防禦——這一動向事後被理解為南庭軍內部人員洩密的嚴重後果。
7月4日,南庭軍登陸部隊跨過西部山區,在南尾州南部沿海地區成功登陸,立即遭到帝國第九區駐軍第11旅阻擊,戰鬥持續了數個小時,雖然帝國軍沒能成功地將南庭軍登陸部隊趕下海,同樣沒能及時突破封鎖的南庭軍已經發現帝國軍企圖依靠南尾州北部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山脈建立新的防線,於是在登陸部隊尚未全部就位的情況下發起強攻,一度擊潰帝國第九區駐軍第17旅,但始終沒能衝出包圍圈。
在此期間,獲悉進攻受阻而且帝國軍很有可能以某種方式提前得知南庭軍作戰計劃的南庭軍指揮機構陷入了短暫的混亂中。制定作戰計劃的王雙建議先鞏固陣地,但他的意見遭到了其餘大部分南庭軍將領的反對,這些人都擔心王雙的下一步行動也在帝國軍的預料之中。因此,更改後的行動方案仍以優先突破帝國軍防線為重心,倘若聯邦軍能予以響應、做出在長雲府北部登陸的假象甚至是當真登陸,那就再好不過了。
“據前線彙報,部分參戰士兵偶有抗命……都是長雲府人士。”王雙每過一個小時就向宋以寧去報告前線的最新戰況,因為這不僅是他負責的一場戰役,同樣也是宋以寧參與的重要行動。身為南庭都護府目前的軍令副使,宋以寧需要在宋正成的身體情況再度惡化之前拿到使他獲得更多人認可的耀眼成就。“這倒也在所難免……離家近了。”
“這些人和布國都有血海深仇啊。”宋以寧理解這些人的心情,因布里塔尼亞帝國而失去了兩位兄長的他同樣想要讓布里塔尼亞為那些罪行付出代價,但如果因此而忽視真正重要的事務,那就得不償失了,“……師傅,戰事勝負未定,現在罔顧戰局、只為私心去報復布里塔尼亞人的,按軍法處置。”
這道命令被部分南庭軍指揮官解讀為過於嚴格地約束士兵的行為,他們隨即向上級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堅決制止長雲府出身計程車兵屠殺本地布里塔尼亞平民會影響到這些人計程車氣——事實上,第一批南庭軍登陸部隊中幾乎所有人都想要把帝國軍當年入侵長雲府以及這幾年來在第九區欠下的血債討回來。既然帝國軍肆無忌憚地屠殺南庭都護府平民,南庭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未嘗不可。
不過,還沒等南庭軍內部就士兵抗命的問題達成最終一致意見,事態的發展就再一次讓他們大開眼界。7月上旬的最後幾天裡,將南庭軍牢固地封鎖在了南尾州的帝國軍動用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強大火力對整個南尾州被南庭軍佔據的全部據點和居民區進行無差別打擊,地面炮兵部隊、空軍、第九區島嶼東側的海軍艦艇都加入到了炮擊和轟炸中,一時間地廣人稀的南尾州頓時成了人間地獄。在這方圓有三萬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每一寸土地遲早都要受到炮火的洗禮。
忍受著高強度火力壓制的南庭軍指揮官和士兵們目睹著那些艱難地挺過了帝國軍的入侵和居民區改造活動的城鎮徹底在一片火海之中化為灰燼,心情複雜到了極點。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和同鄉或失散在此地的家人們多說上幾句話,就不得不為同胞們的命運考慮了。不必說,只要他們後退半步,奪回某處城鎮的帝國軍就會變本加厲地報復原先生活在這裡的華人居民。
遺憾的是南庭軍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去撤離這裡的居民,再說那麼做只會給人留下一種他們很快就要敗退的假象。面對著帝國軍的嚴防死守,南庭軍指揮機構認為,可以使用雙管齊下的戰術打破敵人的封鎖,一路進攻部隊從正面以裝甲部隊為先鋒突破帝國軍的防線,另一路進攻部隊則從西側山脈配合第二批登陸部隊迂迴到敵軍後方從而切斷敵軍的退路、尤其要儘快攻陷位於島嶼中部地區的伯納姆(Burnham)基地以打斷帝國軍的地面補給路線。
在激烈的戰鬥中,不願落入下風的南庭軍時刻都要消耗大量彈藥。他們並不想把自己的家園變成一片焦土,如果這是將布里塔尼亞侵略者驅逐出去的必要代價,那也只好選擇承受了。南庭軍後勤部門的工作人員緊張地按日計算補給需求,還要和空軍、海軍進行協調以便及時地將補給送抵長雲府南部的登陸地區。
然而意外有時候來得出人意料,南庭軍登陸部隊設立在南尾州沿海地帶的一處重要軍火倉庫於7月12日因為士兵抽菸而發生大爆炸,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故嚴重地影響了南庭軍的北上突圍計劃。來不及為當初忘記在登陸後嚴格約束士兵行為後悔的南庭軍指揮官們只好硬著頭皮進攻,無奈個人和集體的意志都沒法憑空變出炮彈來,彈藥供應受到影響的先頭部隊不可避免地在帝國軍沿湖泊建立的防線前失去了繼續前進的能力。
見南庭軍的攻勢受阻,帝國軍並沒有靜觀其變。他們迅速投入部隊反擊,並以規模更大的空軍攔截南庭空軍的空中補給線,試圖憑布里塔尼亞帝國的戰機生產速度抵消南庭空軍火鷹戰機的優越效能給帝國軍造成的損失——只要南庭軍自身的火鷹戰機的損失情況達到了閾值,EU軍是自然不肯投入更多新型戰機的。
戰役開始的最初一個星期裡,帝國軍損失了將近9000名士兵,南庭軍的傷亡則控制在6000人左右。雙方或多或少地在補充兵員方面面臨著一些困難:相當一部分帝國軍指揮官死活不願意接收名譽布里塔尼亞人參軍入伍,更別說混編了,他們只打算讓名譽布里塔尼亞人在特定的部隊服役並把那些部隊乾脆丟到無關緊要的位置上;南庭軍的情況沒有那麼窘迫,一些不想再忍氣吞聲地生活在布里塔尼亞帝國統治下的本地居民往往自告奮勇要就地參軍,而且這些人一般私下進行過射擊訓練,但南庭軍仍然更傾向於從本土調來接受過完整軍事訓練的預備役士兵而不是濫用平民對自己的信任。
到7月中旬,一場瘟疫在南尾州附近爆發,暫停了南庭軍和帝國軍的下一步軍事行動。在王雙等人看來,這瘟疫完全是布里塔尼亞人自作自受:帝國軍的無差別攻擊摧毀了南尾州的大部分居民區後,摧毀了城鎮的帝國軍本應順勢接收無家可歸的布里塔尼亞平民,但帝國軍卻拒絕讓平民北上並命令士兵向前來投奔的布里塔尼亞平民開火,還稱呼所有沒來得及從南庭軍控制區撤離的布里塔尼亞人為叛國的禍害。結果,只能徘徊在廢墟上又缺衣少食的布里塔尼亞平民很快成為了瘟疫之源,連帶著給南庭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布里塔尼亞人屍橫遍野啊。”秦寒霜到了晚上也還在和自己的同伴們討論前線戰況,“他們當年造的孽,這下全都還回來了。”
“說得好像瘟疫是什麼好事一樣。”聶英用筷子捅了秦寒霜一下,指了指在房間另一頭核對統計資料的羅根,“師父說他老人家很快就要去南尾州督戰了,也不知道他這副都統加正都統銜什麼時候能轉正。他轉正了,師兄就能成為正式軍官,然後大哥你就可以遞補當額外軍官了。”
“哎,這事沒落實呢,不要瞎講……”
“我在想,這會不會是帝國軍的陰謀之一?”羅根合上記錄冊,抱著一摞檔案從秦寒霜身旁路過,“他們故意要把南尾州變成焦土和瘟疫之地,為的就是不費一兵一卒削弱南庭軍。”
“你高估他們了,羅根。”霍雲覺是三人當中研究作戰記錄最用心的那個,他每天都要分析當天的戰況,有時還和羅根一起討論那些數字背後的含義,“我原以為他們說陷於敵手之軍民皆為叛徒是說著玩的,沒想到他們來真的。”
“……不可理喻。”羅根不是很同情那些布里塔尼亞人,那群傢伙和他除了同樣身為白人(連這一點都存疑)之外並沒有什麼共同點。“但凡那些人還有機會活下來,我就不信他們還死心塌地效忠於布里塔尼亞帝國和查爾斯皇帝——算了,當我沒說過,我可猜不透他們那腦袋裡都裝了什麼。”
正在準備行囊的王雙自然也接到了關於瘟疫的報告,他和身邊的參謀們討論了一段時間,做出了一個既能暫時解決瘟疫橫行的問題又不得罪南庭軍士兵的決定,那就是把遊蕩在南尾州的布里塔尼亞平民都集中遣送到和南尾州隔著一條小小的海峽的極光島(布里塔尼亞帝國將其命名為【斯圖亞特島】,據說是為了紀念蘇格蘭王國併入英格蘭王國後選擇歸順的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