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5:黑日之下(3)
【如果我們不去打仗,那刀劍有什麼用?如果我們不是要邁向毀滅,而是要生存下去,為什麼還要延續仇恨、報復、迫害和走過場的審判?在GDI的邪惡與NOD的邪惡之間,我們要選擇的是真理和理解的道路,這才是世界在這場混亂的掙扎中所需要的!】——朱國智,2052年。
……
“各系統狀態基本正常。”亞歷山大·莫瑟仔細核對著手下提交給他的那些資料,其中的任何差錯都可能釀成真正意義上無可挽回的慘劇。“可以開始下一步了,通知ESP能力者按C方案流程操作。”
房間裡的其他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絲毫不敢怠慢,他們馬不停蹄地忙碌著,唯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範圍內出現失誤。掌控全域性的莫瑟和別利亞耶夫只會比他們更緊張,天知道他們背地裡付出了多少代價才讓聯軍指揮機關同意了他們的方案。為此做了擔保的聯軍將領和UN相關機構負責人等同把自己的聲譽和性命同莫瑟的成果繫結在了一起,來自這些人的額外壓力同樣不可小覷。儘管莫瑟屢次向同事們強調他是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才敢提出這個方案的,時至今日專案組內其他工作人員對此的信心依舊存疑。
似乎只有莫瑟的信心從未動搖過。BETA只是某個更發達的文明製造出的碳基計算機和機械裝置罷了——埃貢·舒勒和島田真司留下的隻言片語或許為仍在奮戰的人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如果想辦法把頭腦級BETA的各個部分全都使用人類的工具、用更符合那個疑似矽基文明特性的工具去代替掉再填充入足夠的G元素,說不定就能讓脫胎換骨的頭腦級BETA按照人類的想法制造出一支聽從人類命令的BETA大軍。
“……但真的可行嗎?”焦躁不安的別利亞耶夫試圖強迫自己的眼睛和頭腦去關注ESP能力者的當前生理活動狀態而不是什麼專案失敗的後果,“我不否認你和我都做了許多理論研究,可是我們在頭腦級BETA身上施工的時間還是太短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甚至沒有就如何操控頭腦級BETA製造我們所需的特定種類的BETA或是設計新型BETA達成一致意見,而且——”
“來不及了,別利亞耶夫博士。”莫瑟又向另一排裝置前的工作人員下達了指令,那些人的任務是按照要求往頭腦級BETA體內注射各類液體,一部分液體服務於機械效能,一部分則需要維持僅存的生物組織的活性,“BETA已經逼近巴黎,在這時候我們要是不想讓他們後悔就必須馬上拿出成果。上個星期我應該已經說過一遍了,看來您還是不理解呢。”
別利亞耶夫沒有回答,他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埃貢·舒勒和島田真司自然是天才,這兩位憑著卓越的個人能力和團隊組織成立支撐起了ALTERNATIVE3計劃備用專案組的一片天空的科學家從無到有開闢了一條對抗BETA的新道路、一種不依賴常規武器而是直接對付BETA的資訊收發系統再加以混淆的戰術。多虧了他們的努力,人類得以在1984年最黑暗的幾次潰敗中保留元氣。
但別利亞耶夫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天才。同樣地,他也並不覺得亞歷山大·莫瑟是個能與逝去的兩人相提並論的權威。
“F組繼續保持注入,調整A02至A08的訊號同步率。”別利亞耶夫拿起話筒,對著下方ESP能力者所在位置附近的工作人員喊話,“……對,必要情況下用2型興奮劑。”
“阿拉斯加那邊沒意見嗎?”莫瑟小聲反問了一句。
“……吃一顆子彈和兩顆好像沒區別。”
燈火通明的巨坑底部發生的變化對於聚集在設施裡的觀眾們而言還是太陌生了。沒有技術人員的說明和指點,即便是平日公認博聞多識的那些人也免不了成為尷尬的看客。當其他一些觀眾蹩腳地試圖向他人證明自己並非對此一無所知的門外漢時,一向樂於承認自己在其他領域上的無知的麥克尼爾遠離了巨坑、和同伴們一起去參觀設施的其他部分。
彼得·伯頓起初有些不太情願,但他還是聽從了麥克尼爾的安排。三人離開人頭攢動的巨坑邊緣地帶,去探索設施內其他允許參觀的部分。
他們很快就失望了。除了巨坑邊緣地帶明亮得如同白晝般之外,那些稍微遠離巨坑的走廊裡大多漆黑一片,少數亮著燈的位置附近總有禁止繼續前進的告示。眾人順著那些告示牌往後看去,只見警戒線另一側的走廊變得崎嶇不平,其走向令人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誤入了大型通風管道。一部分走廊以不可思議的弧度徑直彎折向上,另一些則一頭扎入地底。
那大概不是給觀眾……不,簡直不是給人類準備的通道。
“……他們沒必要把這裡造得這麼複雜。”差點迷路的伯頓煞有介事地和麥克尼爾談論著這座地下設施在建築材料和佈局方面的缺陷,“給工作人員創造許多不必要的障礙會降低效率,而且為什麼這鬼地方會有這麼多不允許隨便進入的地區?”
“像前面這種道路,明顯不是供你我通行的。”麥克尼爾舉著手電,往離他們約有十米遠的深坑照了過去。嚴格來說,那不是深坑,而是過於陡峭的向下的走廊。“這裡的全部工程都是為BETA巢穴準備的。”
尼克斯·斯塔弗羅斯大著膽子往前走了幾步,他跨過警戒線,來到深坑旁,拿起手電筒往向下的走廊盡頭晃了一下。“這可不是什麼有創造力的研究啊,麥克尼爾。他們充其量只是儘可能地創造符合BETA巢穴結構的設施……也就是說我們所在的這條走廊裡說不定也安滿了連線著頭腦級BETA的感測器。”
邁克爾·麥克尼爾也越過警戒線,來到斯塔弗羅斯身旁。兩人沒有交換眼神,他們都相信對方心裡和自己有著同樣的疑問。僅以用人類控制的BETA代替士兵來抵消BETA的數量優勢、拖延時間這一點而言,能確保製造出BETA就足夠了,百分之百地模擬BETA巢穴的結構大概是沒必要的。當然,即便是埃貢·舒勒也要承認工程問題上多半存在一些由於人類尚不能準確認知其本質而只能照做的模糊不清的流程,或許亞歷山大·莫瑟試圖復原BETA巢穴的結構也是基於同一個理由。
沉默不語的兩人站在深坑旁足足有幾分鐘,本以為麥克尼爾會有些更高明的見解的斯塔弗羅斯不免有些失落。他期待著麥克尼爾的發言,但當麥克尼爾把頭轉向他並似乎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從後方傳來的歡呼聲促使他們提前結束了毫無收穫的探索。
還好傳來的不是各種尖叫和慘叫聲。
“……我們回去吧。”麥克尼爾用輕鬆愉快的語氣說著,又拍了拍斯塔弗羅斯的肩膀,“既然他們取得了圓滿成功,咱們也沒有必要為他們擔心。”
但麥克尼爾的臉上卻不見有任何笑容,和他並排走在斯塔弗羅斯身後的伯頓也是如此。三人沒走多遠就遇到了巡邏計程車兵,然後在士兵的護送下返回巨坑附近,融入了歡樂的海洋之中。隔著玻璃牆觀看這一盛況的每個人似乎都在歡呼和慶祝,哪怕下方的景象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同、哪怕他們無從理解那些最細微的變化也聽不出負責專項事務的學者們的彙報內容,這些都不會妨礙他們開始又一場頗具象徵意義的狂歡。
這些人為什麼會感到如此興奮呢?他們真的是因為明白了所謂模擬BETA巢穴的含義或是讀懂了現象、聽懂了專家學者們在喇叭裡慷慨激昂地喊出的那些口號並因而看到了希望才湧現出鬥志的嗎?麥克尼爾不是很理解。他以前大概不會像現在這樣對此產生疑問,從他踏上這也許永無止境的旅途的那一天開始直到現在,有太多對他而言理所應當的事情受到了他的懷疑和重新審視。平日自詡要多動腦去思考問題的大人物們也免不了要在群體的包圍之中做出些從眾的選擇。
看起來,尼克斯·斯塔弗羅斯和麥克尼爾有著類似的困擾。等他重新融入到人群之中後,他和其他人一樣換上了一副標準的笑容,並朝著那些和他素不相識的人道賀。
“麥克尼爾,笑一笑吧。”伯頓低聲對麥克尼爾說著。
於是麥克尼爾也笑了,他來到巨坑前,俯視著巨坑底部發出耀眼光芒的頭腦級BETA以及那些負責控制頭腦級BETA的房間,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聯軍指揮機構可能使用人造BETA所採用的戰術。毫無疑問,這些工具與其被用於種種出人意料的軍事行動還不如優先用來填補戰線上的缺口。一個成熟的BETA巢穴理論上每天就能輕鬆生產超過20萬隻BETA,也就是說它該每秒生產出2到3只BETA——用工廠製造產品的辦法來類比,也可以是先把模子造好再一次性啟用成百上千只。其中的詳細流程並不是麥克尼爾所能瞭解的。他本以為自己可以完整地見證BETA巢穴生產BETA的過程,但現在看來情況和他所想象的略有差異。
作為工具的BETA出廠就可以馬上投入戰鬥,不需要教學,不需要培訓,不需要額外為其採購什麼裝備,消耗的資源看上去也不是很多。相比之下,人類無疑是脆弱的,剛出生的人類沒有自我生存能力,被徵召入伍的新兵要經歷長時間的培訓才能掌握基本戰鬥技巧,分配給士兵的裝備從資源產地出發走到前線又不知要消耗多少時間……和相對【低效】的人類士兵相比,用BETA來對抗BETA的價效比高到了足以讓聯軍將領們決定忽視其潛在風險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