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3:黑暗森林(1)
【在這發生的事情更像是討論怎麼搶劫,而不是為解決問題去努力。】——阿琳·謝菲爾德,2046年。
……
1984年4月,在UN軍指揮機構統一領導下的NATO聯軍和東歐聯軍響應了匈牙利的求援、前往布達佩斯抵禦即將完全佔領這座城市的外星異形怪物們,同時也協助匈牙利撤離餘下的平民。在戰役開始之前,關於BETA可能在布達佩斯建造新巢穴的警告使得情況變得複雜起來,給本應象徵著被依舊以某種形式持續著的冷戰分割開的東歐和西歐攜手合作共同抵抗外星入侵者的軍事行動增添了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色彩。
從聯軍滯留於奧地利時開始,內部的分歧變得越來越明顯。阻止BETA在布達佩斯建造巢穴似乎才是當務之急,然而聯軍的主要將領們卻沒有這種自覺,他們只是慢吞吞地在奧地利協助奧軍抵抗從捷克斯洛伐克方向南下的BETA叢集,並無馳援布達佩斯之意。堅信美利堅合眾國在最近幾年來取得的一些技術進步全是因為繳獲了BETA巢穴內部特殊物質的聯軍各部和同樣試圖保住已有優勢的美軍都把布達佩斯巢穴視為自己砧板上的肉,他們勞師動眾就必然要有所收穫,此時此刻為以後的事多加考慮是不會錯的。
很難把匈牙利軍隊在這之前和之後遭遇的一系列慘敗完全歸咎於動作遲緩的聯軍,因為東德軍去年在面臨著類似的狀況時表現得要好得多。等到匈牙利人不得不忍痛放棄布達佩斯時,姍姍來遲的聯軍才終於投入到戰鬥中。遠道而來的指揮官們沒有采納沿多瑙河組織防禦、將BETA擋在多瑙河以東的預備方案,他們將其稱作是匈軍對東德軍的拙劣模仿。相反,美軍說服聯軍各部積極進攻、爭取在布達佩斯巢穴處於萌芽階段時就將其消滅,以解除歐陸上的一大隱患。
為了確保能夠拿下布達佩斯巢穴而不是像當初攻打明斯克巢穴時那樣功敗垂成,聯軍做出了許多部署以削弱BETA的數量優勢。他們從西德的ALTERNATIVE3計劃預備專案組找來了用於吸引BETA攻勢的誘餌裝置,同時在戰線上多處進行佯攻,企圖將明斯克巢穴的注意力轉移向其他方向而不是布達佩斯。不僅如此,防守本土的西德軍也接到了一個艱鉅的任務:他們需要在有必要的時候嘗試著吸引BETA向西德發起進攻、為布達佩斯的戰友們爭取寶貴的時間。
這聽上去只是一句空談。
從4月下旬開始的布達佩斯戰役對於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的聯軍將領們而言仍然到處是驚喜,首當其衝的挑戰是明斯克巢穴不僅沒有被欺騙反而集中全力增援布達佩斯。在BETA的數量優勢還不是那麼明顯的時候,聯軍沒有試圖直接攻入布達佩斯、奪回這座大半成了廢墟的城市,而是在城市廢墟附近徘徊,簡直就是期待著BETA在這裡建造巢穴——心直口快地在作戰會議上說出類似的話的幾名匈軍將領很快就被請走了,他們和他們的部隊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已經微乎其微。
由於從未在BETA叢集過於密集的情況下進行過測試,聯軍使用BETA誘餌裝置隔絕BETA援軍的戰術在初期的試探中以失敗告終。一部分誘餌裝置在啟動之後馬上成為了光線級BETA或重光線級BETA的攻擊目標並被立即摧毀,另一些負責看護誘餌裝置的防禦陣地則在數量眾多的BETA包圍之下成為了前線的孤島。對於他國的軍隊而言近乎絕境的戰況在美軍這裡也只是稍微顯得棘手一些罷了,能夠在小範圍區域內投入更多火力的美軍只需把戰場上的特定光線級BETA叢集規模削減到臨界值以下就能使用集束導彈將其消滅,而正在測試中的鐳射武器和新型戰術機則為美軍提供了更多進行定點打擊的機會。
到了5月,付出巨大代價的聯軍成功地使用誘餌裝置逐層分散了從明斯克方向趕來的BETA叢集的攻勢,並圍繞著布達佩斯建造起了包圍圈、將布達佩斯內的BETA困在其中。確認布達佩斯城市廢墟記憶體在疑似正在建造中的BETA巢穴的聯軍在確保外部防線安全的前提下組織進攻部隊開始進行試探性襲擊,他們的計劃是在這處BETA巢穴啟用之前搗毀目標,只可惜布達佩斯的BETA鐳射炮塔過於密集,沒法輕易穿過死亡封鎖線的聯軍進攻部隊屢次受阻,勉強抵達巢穴附近的戰術機部隊也無法再前進寸許。不得已之下,聯軍只好開始抽調外層防線上的部隊,此時他們仍然不能有效地清理布達佩斯附近全部的BETA建築結構,更不必說研究人員發現光線級BETA開火的頻率在過去一年之內呈現出上升趨勢。
就在聯軍陷入進退兩難之中時,明斯克BETA巢穴卻突然轉移了主攻目標,載著大量其他大中小型BETA的母艦級BETA開始翻山越嶺地奔向西德。儘管專家學者們對明斯克巢穴轉移進攻目標的真實原因依舊一頭霧水,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倒是拯救了聯軍的命運,使得他們能夠將絕大部分兵力投入到對布達佩斯巢穴的圍攻之中。再也不必和當年參加巴列奧略行動的前輩們一樣被BETA內外夾擊的聯軍表現出了百倍的鬥志,他們在付出了巨大傷亡之後終於在1984年5月11日(也有人聲稱就是在10日)攻入了剛剛建成沒多久的布達佩斯巢穴核心地帶併成功地摧毀了對於此地BETA有著某種重要意義的核心目標。隨著戰場上大半屬於布達佩斯巢穴的BETA癱瘓,清剿剩下的隸屬於明斯克巢穴的外星異形怪物似乎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為此而承擔了巨大壓力的西德和北歐的情況卻並不樂觀。早在1983年秋季,BETA就已經從東德沿海地區躥入西德,襲擊漢堡等重要城市,幾乎切斷日德蘭半島和歐陸的聯絡。從那時起就進行了多輪動員的西德軍本應建立起一支規模和東德軍相當的百萬大軍,然而持續進行的大規模撤離行動卻阻礙了西德軍繼續擴大軍隊規模。成千上萬的西德平民爭相逃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或是英倫三島,EU的相關機構官員們也忙不迭地從布魯塞爾撤往貝爾法斯特。感到事態嚴重又不能直接下令把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平民全部無差別徵召入伍的西德方面只好透過扣押東德難民來解決人口大量流失造成的一系列問題,這又直接導致了和東德的摩擦。
1984年5月10日,當幾十萬人類聯軍還在布達佩斯血戰時,從羅瓦涅米巢穴和明斯克巢穴傾巢而出的幾十萬BETA已經猖狂地向著中歐的西德防線和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防線發起了進攻。事先已經收到了警告的各地防禦部隊立即投入到戰鬥中,試圖儘快把BETA清理出去。然而,他們卻發現BETA的規模異乎尋常地多,多到根本不像是從他們當前所需應對的BETA巢穴單方面製造出來的程度。憑藉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險要地理環境艱難防守的NATO聯軍驚恐萬分地發現連正面戰場上光線級BETA的數量都已經超過了十萬,他們急需知道BETA能夠一次性投入如此之多的兵力的真實原因。
5月17日,位於西德黑森州的ALTERNATIVE3計劃備用專案組在BETA迫近的情況下開始朝著法德邊境地區的黑森林轉移。幾天之後,他們在新的實驗基地裡繼續分析前線作戰部隊輾轉送來的BETA屍體和艱難地捕捉到的活體樣本,並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進攻西德和北歐的BETA之中混雜著已經不需要直接【承擔作戰任務】的BETA巢穴派遣來的援軍。
“僅以阿爾漢格爾斯克巢穴為例,和它的控制區接壤的全部領土都處在其他BETA巢穴的控制之下。”島田真司和亞歷山大·莫瑟在焦慮地前來拜訪的UN軍有關人員面前把這個壞訊息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對方,“過去的研究結果支援這樣的結論,即不同BETA巢穴之間是具有相對自主性的。它們有自己的議程、自己的任務,而且它們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兢兢業業地發掘地球上的資源而不是沉迷滅絕人類。按照這種理論,由羅瓦涅米巢穴負責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殘餘地區應該是不會出現來自阿爾漢格爾斯克巢穴的BETA的。現在,我們的新發現證明BETA巢穴之間不僅會互相支援而且還有著某種統一排程的機制……”
“就是說,以後我們很可能在某個時候發現全球的BETA巢穴集中兵力攻打某個地區。”坐在下方聽報告的UN軍指揮官們——他們還穿著各自國家的軍服而不是那套麥克尼爾很喜歡但目前還沒流行開的UN軍制服——忐忑不安地說出了他們最擔心的事,“但它們為什麼會這麼做?”
“幾年前俄國佬的研究結果證實BETA會在戰場上不斷地蒐集情報、把情報傳遞回去加以匯總再由BETA巢穴做出應對。”陰沉著臉的莫瑟和島田真司對視了一眼,“……各位,在繼續談其他問題之前,我們想要提出一個要求。以目前的局勢惡劣程度而言,僅憑我們或是俄國佬的實力都不足以阻止危機蔓延,我們需要和他們合作,而且是更進一步的全面合作。請你們聯絡還被困在北歐戰線上的俄國人,說服他們和阿拉斯加方面進行些必要的溝通。”
“只憑《溫哥華協定》(Vancouver Pact)是沒法說服他們的,俄國佬藏著的東西可多著呢。”一名穿著美國陸軍制服的將軍搖了搖頭,“屆時若他們反過來要求我們公開些東西,華盛頓是不會同意的。”
同樣身為美國人的莫瑟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看起來他也很清楚華盛頓尤其是白宮和國會山的風格。
在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無比沉重的時候,島田真司的笑容就顯得格外礙眼了。即便明知道自己的笑容是紮在別人心裡的一根刺,儒雅隨和的日本學者還是笑著走向下方意見不一的將軍們,和顏悅色地說道:
“我的祖國已經開始備戰了,皇帝陛下和大將軍殿下對於把BETA擋在亞洲大陸上幾乎就沒有信心,我想你們大概也不會幻想著能憑著現在擁有的資源輕易地把BETA阻擋在歐洲大陸上。作為一個研究BETA並且以徹底消滅它對人類的威脅為己任的學者,我不想管俄國人要談什麼條件,也不想管各位的祖國有什麼計較,我只知道你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儘可能地團結人類的力量用於這場戰爭。連這點都做不到,趁早回去養老,別佔著UN軍的名額跑這裡來丟人。”
“你——”
“先生們,聽我說。”莫瑟上前一步,把正要發火的那名來自美國的UN軍將領按在了椅子上,他那驚人的臂力換來了島田真司的讚許眼神,“我們人類和BETA進行的所有戰鬥之中有80%以上是失敗的,清醒點吧,別以為自己能例外了。如果各位不方便去和他們談條件,那就讓我們來。”
心虛的島田真司後退幾步,用眼角的餘光瞄著房間裡只有他能準確掌握位置的那些特殊燈具。來到這裡的客人免不了要吃些東西,頂著UN軍的名頭四處活躍的軍官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島田真司竟然會算計到他們頭上。這怪不得島田真司或是舒勒,要怪就只能怪人類的表現讓他們大失所望。
和細節問題有關的交涉由舒勒主持,一絲不苟的瑞士學者在原則性問題上毫不退讓,並直指這幾名UN軍將領在根本不和俄國人接觸的情況下就妄言合作沒戲簡直是失敗主義作祟。很不情願的UN軍將領們最終還是同意了舒勒和島田真司的要求,他們沒指望俄國人會有積極的回應,因此從阿拉斯加傳來的好訊息著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輾轉從遠東地區和阿拉斯加派來代表的俄國人因計劃備用專案組取得的一系列進展而不安,如今舒勒和島田真司丟擲了橄欖枝可謂是遂了他們的心願。
然而歐陸戰況仍在持續惡化,一發不可收拾。順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下的BETA憑藉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明顯的數量優勢衝破了NATO聯軍設立在北歐的各道防線,一敗塗地的聯軍一面往英倫三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殘存的據點撤退、一面質問後方的專家們為何沒能早點預料到BETA的行動。這實在怪不得專家們,BETA巢穴之間互相跨區增援的事實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以至於堅持原有觀點的學者們不惜連夜發表文章聲稱所謂BETA巢穴之間跨區增援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當他們把島田真司的沉默當成了軟弱時,撤退到日德蘭半島的NATO聯軍驚恐萬分地發現南方的道路也已經被BETA封鎖了。
到5月下旬,自1981年以來苦苦支撐三年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幾乎全境淪陷,殘存部隊向著日德蘭半島和英國、冰島撤退。在最近幾年疏散平民的行動中已經得到了充分鍛鍊的救援隊伍試圖利用BETA不會跨洋過海的特點繼續撤離日德蘭半島的聯軍部隊,可是他們還從未見到過一眼望不到頭的光線級BETA叢集。這些外星異形怪物有效地阻止了飛機和船隻接近日德蘭半島,無法集結出足夠的兵力打破封鎖的聯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被圍困在那裡的戰友們成為外星入侵者的美餐。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還有日德蘭半島上的戰鬥,可以說是人類在最近10年來摒棄內部矛盾、團結一致對抗BETA的典範。”在月球戰役期間擔任UN太空軍總司令、指揮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軍共同迎戰敵人的美國太空軍上將約翰·坎貝爾(Jol)對一直默默無聞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很有可能是因為那裡還有成千上萬在被切斷了和祖國的聯絡之後和NATO聯軍合作以繼續戰鬥的俄國人,“從事後的角度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當時已經存在了數年的合作是能夠說服東德人在去年發起【革命】、真正放下對我們的戒備的基礎之一。”
冒著性命危險在歐陸對抗BETA計程車兵們不會因為他所說的這些話就鼓起勇氣,剛剛結束布達佩斯戰役的聯軍士兵們更是如此,一些指揮官甚至私下裡抱怨說美國允許這個敗軍之將在這時候跳出來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只是為了讓大家都忘掉還有另一支規模驚人的部隊被困在了匈牙利——以驚人的速度和數量優勢衝破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邊境的BETA叢集在聯軍有機會做出反應之前就抵達了亞得里亞海,從而把聯軍困在了東歐。
在布達佩斯戰役結束之後已經無力再戰的聯軍首先嚐試著突圍,結果以失敗告終。既然返回西德的道路已經被封鎖,聯軍只能向巴爾幹半島撤退,等待著他們的是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的東歐集團聯軍殘部。
1984年6月1日,設立在倫敦的UN軍指揮機構就被圍困在巴爾幹半島的聯軍的最終去向進行了一場充滿火藥味的討論,保加利亞等國的將領希望聯軍能夠留在巴爾幹半島協助他們抵擋BETA的進攻,西德軍和法軍的將領則堅持要求把聯軍主力盡快撤回到西德以免情況進一步失控。擔心情況失控的美軍指揮官們左右為難,他們花了很長時間向來自東歐集團的將領們闡述在北歐已經幾乎全部淪陷的現狀下保住西德和西德後方的歐陸的重要性,可情緒激動的東歐集團將領們一聽到要把聯軍撤回西德就立即表示強烈反對,雙方遲遲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次日,還在倫敦和NATO聯軍將領們吵架的東歐集團聯軍將領們突然收到了【被困於巴爾幹半島的聯軍開始從亞得里亞海東岸向義大利撤退】的訊息。暴跳如雷的斯拉夫人將軍們衝進會場,和同僚們打得難解難分,場面一時混亂得無法收拾。擔任仲裁者角色的美軍將領們則嚴肅地向著扭打在一起的戰友們宣告,他們會要求聯軍在撤退之前把巴爾幹半島地區仍未撤走的當地平民也一同帶離。
事實上,向亞得里亞海東岸撤退是聯軍指揮官們經商議後自行做出的決定,這是他們在判斷巴爾幹半島的資源和已有防線再加上那些虛弱的友軍不足以協助他們繼續阻擊BETA之後必然的選擇。幾十萬大軍湧向各個港口和機場,明知道就算能夠平安返回也少不了要在阿爾卑斯山或西德繼續和BETA血戰計程車兵們爭先恐後地搶奪登上船隻和飛機的機會,許多被要求留下來協助疏散的軍官在撤退行動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行動最自由的顯然是戰術機駕駛員們,他們只要沒被BETA包圍就能成功逃脫,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性命和他人的良心拴在一起。
UN軍在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內從巴爾幹半島成功地撤離了上百萬平民和士兵,如果不是因為幾位大發善心的將軍們決定改變原有的計劃,也許撤離行動還會持續下去。一部分聯軍經由義大利北上阿爾卑斯山防線返回西德,另一部分聯軍則留在巴爾幹半島、協助已經名存實亡的東歐集團聯軍加固剩餘的據點。同時,不能輕易拋棄盟友的NATO聯軍又向希臘投入了一部分兵力,總算暫時控制住了損失。到1984年7月,聯軍頑強地守住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的沿海地區,這為他們繼續撤離平民創造了有利條件。
1984年6月16日,剛抵達米蘭不久的麥克尼爾一行人幾乎馬上被補充到了阿爾卑斯山防線上,這是為了阻止BETA從奧地利方向入侵義大利。等他們有機會繼續向西德撤退時,已經是下個月的事情了。出發時齊裝滿員的第338中隊、第666中隊再加上【巴黎】中隊總計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了下來,其餘的戰術機駕駛員不是葬身於布達佩斯就是在撤退的路上慘遭BETA殺害。
情緒低落的麥克尼爾直到進入西德境內才恢復和研究基地的聯絡,但等待著他的是另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壞訊息。
“既然你們馬上就到了,我也就不瞞著你們了。”螢幕上的舒勒沒有戴眼鏡,嘴巴周圍多了一圈鬍子,上下唇遍佈開裂的口子,整個人顯得十分憔悴,“卡薩德在你們出發當天就失蹤了,這兩個多月來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他的下落。”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