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1:鐵幕(15)
【我們軍隊有義務督促理事會向人口中的弱勢群體提供符合人的尊嚴的更高生活水平,實現GDI經濟、社會和文化結構的轉型。否則,恢復道德權威、尊重法律正義便遙遙無期。】——邁克爾·麥克尼爾, 2066年。
……
“說白了,不還是販賣人口。”卡薩德披著大衣,和斯塔弗羅斯繞著廠房的邊緣走,即便在這裡他們也能清晰地聽到廠房裡的機器轟鳴聲,只有不遠處傳來的爆炸聲能暫時地蓋過它,“既然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必須選擇的道路,走起來就應該更無所顧忌。”
直到不久前,他們所在的這處工廠的負責人還可以放心大膽地說廠房處於安全的後方地帶,但2月7日BETA發動的突襲攻勢使得之前的一切保障全都作廢了。沒人知道BETA下一次會從什麼地方突然鑽地而出,因為UN軍的專家們也尚未評估出BETA利用那些能夠鑽地的大型新種類BETA輸送兵力的極限範圍(他們甚至沒能就該新型敵人的名稱達成一致)。
儘管BETA向西德軍前線後方輸送的大部分兵力已經在NATO聯軍的拼死奮戰之下被殲滅,這一顛覆了人類已有認知的突發事件仍然給西德軍計程車氣帶來了沉重打擊。跟著軍人一起為自身的性命而擔憂的還有那些經過了他人多番勸說之後才勉強同意留下來的軍用或民用設施負責人,現在他們所處的所謂安全地帶隨時都可能變成新的前線。
但卡薩德和斯塔弗羅斯的談判卻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更多的影響。事實上,當斯塔弗羅斯在2月7日從麥克尼爾打來的電話中得知BETA竟然擁有了新的進攻手段時,他的直覺告訴他,此後的任何談判都將以失敗告終。之前的安全保障建立在BETA只會按部就班地從地面路線進攻的基礎上,當人們得知BETA掌握了新的進攻方法後,他們會不顧一切地逃往離前線更遠的地方。
……奇怪的是,他們沒有遭受到之前預測的挫折。談判仍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負責管理工廠的職業經理人以及軍官依然就他們之前提出的條件討價還價。到了這一步,斯塔弗羅斯和卡薩德不敢再有絲毫耽擱,他們迅速地同意了對方的條件,而後便著手於協調舒勒和島田真司所負責的UN機構同這些工廠之間的合作關係。
他們需要更多的資源才能找到取勝的希望,那不僅僅是更多的軍事力量,還包括能夠將舒勒和島田真司的奇思妙想迅速地轉變為現實的強大工業。隨著西德不斷地撤走其人員和設施,在這片土地上孤軍奮戰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但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彼得·伯頓的幾次警告已經說明了一切,妄圖逃避的結果是以更加悽慘的方式迎來自己的終結。
既然雙方已經談好了條件,接下來他們所做的就是兌現承諾了。遵照合作伙伴們的要求,斯塔弗羅斯和卡薩德將一些東德難民送往此處安置,如此一來原先在這裡賣命幹活的西德人就可以如釋重負地撤出遲早要化為戰場甚至是人間地獄的家園了。平民可以走,維持著前線軍隊作戰的產業卻必須持續運轉下去,而且人類需要在BETA抵達之前壓榨掉資源的最後一絲潛力免得便宜了BETA。
為了確保交接工作順利,兩人不約而同地決定在幾家決定同他們合作的工廠內監督一段時間,直到確認這些東德難民會安分守己地工作之後再離開。起初事情和麥克尼爾預料的相差無幾,斯塔弗羅斯只需要用一些真假參半的謊話就能騙過這些難民、說服他們在工廠裡拼命工作。
“我也希望各位理解我們的困難。”希臘人找來了難民中一些富有威望的體面人,他們以前都是值得尊重的官員或商人,“英國雖然已經同意了接收你們,但是運力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即便我們UN方面已經盡力而為,在短時間內把貴國的一千多萬平民都疏散到安全地帶仍然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英國人就安置地點等問題已經吵得不可開交了。”
“但UN難道不是應該——”幾位原先在東德也算見過世面的平民代表面面相覷,他們不清楚斯塔弗羅斯所說的情況真假,只是憑著直覺認為突然讓難民到工廠裡打工多少不妥。
“我們的資源也快耗盡了。”站在斯塔弗羅斯身後的卡薩德插話道,“各位對東歐的瞭解程度超過我們,那你們也應該很清楚東歐淪陷給糧食安全帶來的影響……其他方面也一樣。NATO聯軍沒有坐地起價已經是看在人類共同利益的面子上了,可他們也很不好過。”
以既不能把東德難民快速地直接送往英國又因為物資匱乏而不能容許他們長期住在難民營裡等理由為藉口,斯塔弗羅斯成功地把這些普遍有著勞動經驗的東德難民送到了工廠中。得益於東德在對抗BETA期間的總動員,他不必擔心這些人無法工作,因為就連那些沒法參軍的年輕人也要在工程隊服替代役,到時候東德難民們哪怕只是參加構築防禦工事的工作也能為他們節省不少時間。
連續幾天都沒有在難民中觀察到不良反應的斯塔弗羅斯隨後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麥克尼爾,他們必須得爭分奪秒了。很快,邁克爾·麥克尼爾將一面盾牌送到了工廠中等待加工,這是他和舒勒經過商討之後採用的折中策略。
這種由戰術機手持的裝甲盾牌也被稱為附加裝甲,其作用是在和BETA的近距離交戰中為戰術機爭取更多的生存機會(比如在彈盡糧絕的時候利用盾牌上的爆炸反應裝甲重創逼近自己的目標)。麥克尼爾選擇它充當舒勒的測試用品並不是因為他本人多麼喜歡這種他其實相當厭惡的俄式設計,而是由於其最終成果便於測試。
“我們需要把某一架F4型戰術機的外裝甲徹底改造……那架還在維修的就很適合拿來測試。”2月8日夜間,舒勒在討論改造方案時提出用帕克的B小隊中被光線級BETA嚴重破壞的那架F4型戰術機充當他打造反鐳射裝甲的平臺,“先提醒各位一句,雖然麥克尼爾之前和我提到了一種【鏡面裝甲】,但我的直覺告訴我製造那種裝甲所需的技術是這個平行世界的人類不具備的,所以我能做的僅是降低BETA的鐳射對我方裝甲目標的破壞。”
“話是這麼說,但我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指望獲得戰術機補給,如果改造出了問題……”鬱悶的帕克欲言又止,他看了看陰沉著臉的麥克尼爾,試探性地要求舒勒換個方案,“能不能先用一部分……”
“我倒是有個辦法。”麥克尼爾突然開口了,眾人立即把目光投向他,“用東德軍戰術機的盾牌做測試……把上面的爆炸反應裝甲都拆掉,然後按照舒勒的方案送去工廠裡改造。各位,由於我們這裡沒有鐳射炮,想測試反鐳射裝甲的效能就只能依靠實戰,那麼讓一面盾牌當靶子總比讓一整架戰術機都當靶子更安全一些。”
計劃就這麼定了。經過和提奧多爾等人的協商,麥克尼爾將其中一架MIG21戰術機的盾牌送去工廠里加工,並要求斯塔弗羅斯和卡薩德務必確保這一過程的安全——即便沒有什麼蓄意破壞,其他一些不容忽視的事故也可能導致改造計劃功虧一簣。
要是舒勒能早些製造出鐳射武器(哪怕只是用來測試的)就好了,斯塔弗羅斯想著。
“等他們的改造加工結束了,我們就回基地去。”希臘人和阿拉伯王子一直走到了工廠邊緣才返回,他們視線盡頭的圍牆另一側是西德軍的一處訓練場。“這裡的飲食條件越來越差,我簡直不知道那些東德人是怎麼忍受下去的。”
“靠信仰,如果他們有的話。”卡薩德身上的衣服永遠要比斯塔弗羅斯多幾件,他對希臘人解釋說這是因為他相當怕冷,“我們兩個人在對方眼裡都是異教徒,不過有時候我覺得我們之間的分歧僅在立場本身。到了如此艱難的時候,必須要找出些東西讓人們保持信仰去繼續戰鬥。不然,一旦他們意識到無論做什麼都是死而且還是毫無希望地去死,即便用刺刀和子彈也沒法逼迫他們回到崗位上。”
“你這異教徒說話還挺好笑的。”斯塔弗羅斯干巴巴地笑了幾聲,他心裡並不是多麼認同卡薩德的那套說法,這不僅在於雙方宗教信仰的差異,更在於卡薩德生前的所作所為。哪怕麥克尼爾會稱呼卡薩德是一個願意在必要時刻同合眾國甚至EU合作的務實者,斯塔弗羅斯仍然不會輕易地放過那些敢於公然反對現有秩序的人,無論他們有著什麼理由。“東德已經完了,我想你應該比我清楚這一點。它用來把自己和西德區分開的唯一辦法就是依靠俄國人塞給他們的那套異端邪說,現在他們已經主動地放棄了這一切,那麼他們又有何辦法在不知要持續多少年的漫長的流亡生涯之中說服自己去保持著原有的理念呢?”
“東德的命運和我沒有關係,那是你們歐洲人自己的事情。”卡薩德清了清嗓子,略帶得意地向斯塔弗羅斯炫耀起非洲的現狀來,“相反,我看到的是非洲和我們阿拉伯世界將在這場災難之中崛起。你也瞭解過產業轉移的事情吧?整個歐洲遲早都要淪陷的,到時候我很歡迎你們來非洲避難。嗯,別說我對你們毫無情義,這畢竟是一場屬於全人類的戰爭,如果BETA的攻勢現在就能止住倒是再好不過了,畢竟我也不是很喜歡異教徒難民。”
“說大話之前最好看看你們的石油還能用多長時間。”斯塔弗羅斯白了卡薩德一眼,“從中東傳來的訊息很不樂觀,如果那些重要的油田全都被BETA佔據,人類將會因為你們又一次地影響了全人類的命運而把你們的名字和恥辱掛在一起。”
他們已經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掛念他們的家鄉了。卡薩德暫且不必擔心利比亞受到入侵,但希臘是斷然無法置身事外的。隨著BETA向南歐持續推進,希臘遲早要直面BETA的鐵齒銅牙……無力去挽救家鄉的斯塔弗羅斯只好把眼前的這場戰鬥視為替代品,他盼望著自己的奮戰會有利於人類早些奪回這個世界。
是時候回去了,他們不該在外面逍遙太久。兩人沿著來時的路返回,一度在他們的眼中變得越來越渺小的一切重又高大起來。層層疊疊的圍牆不能增加他們的安全感,那些東西在BETA來襲時脆弱得如同紙張。最好的辦法不是防守而是進攻,但人類尚未發現能夠一次性地摧毀BETA進攻能力的辦法。看看那些站在工廠外看守大門計程車兵們吧,假若這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在BETA到來時舉起槍抵抗而不是絕望地逃跑,斯塔弗羅斯都願意奉他們為可敬的勇士。
“您回來了。”守門計程車兵向兩人敬禮,“請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