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麥克尼爾伸出左手隨意地向窗外比劃了一下,“昨天你們安置難民的時候應該也看到那些倉庫的情況了——我們收留了不少難民,如此一來補給消耗就比預想中的要嚴重得多。此外,我部最近所受損失慘重,而上級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提供更多補給的。艾伯巴赫少尉,BETA近在眼前,你的頂頭上司已經自己逃命去了、我的直屬上司躲在後方基地裡害怕得想死甚至都不敢來這裡象徵性地視察一番。咱們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目前我們必須立即開始更進一步的合作才能活過迫在眉睫的危機。”
第666戰術機中隊的人員缺額情況比麥克尼爾的部隊更嚴重——他們現在看上去只是一支戰術機小隊了。除了代理中隊長兼任第1小隊指揮官的提奧多爾·艾伯巴赫之外,整個中隊只剩下3名駕駛員,其中包括坐在提奧多爾左側的安妮特·霍森菲爾德(Anett Hosenfeld)少尉(第2小隊指揮官)和另外兩名還在休息中的女性駕駛員。當米切爾發現這支遠道而來的東德軍戰術機部隊能恰好填補第338中隊的缺口時,他頂著帕克的壓力極力勸說麥克尼爾留下這些人:沃倫·富勒已經犧牲了,而他們卻必須勇敢地活下去面對眼前的挑戰。
提奧多爾沒有反對麥克尼爾的說法,他同樣認為雙方都處在困境之中。耗盡了燃料和彈藥的第666中隊甚至乾脆瀕臨絕境,若非麥克尼爾收留他們,他們就會在抵達下一個據點之前加入到難民之中,而且無力從BETA的血盆大口下保住同胞乃至自己的性命。
既然兩支部隊的指揮官都同意合作,彼得·伯頓馬不停蹄地站出來向對方宣讀他草擬的一系列合作措施。為了確保這些東德軍駕駛員願意留在這裡戰鬥,伯頓在他的條款裡恩威並施,既向對方誇下海口又暗示了不合作的後果。如果第666中隊拒絕和他們合作,則麥克尼爾就會堂而皇之地以己方補給即將耗盡為由把他們驅逐出去;相反,假如這些已經擁抱了自由世界的軍人願意邁出更遠的一步,除了帕克之外的三人都不介意把他們當成來自合眾國的戰友對待。
“唯一的問題是……”草擬條件時,伯頓突然意識到他忽略了一件事,“第666中隊當年以不管友軍死活聞名,我們拿難民要挾他們真的有用嗎?”
“第666中隊不管友軍死活和他們的現任指揮官護送一群難民來到我們這裡這兩件事之間至少有一個是假的。”麥克尼爾皮笑肉不笑地答覆道,“僅從他們願意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帶領一群沒人收留的難民來我們這裡這一行動上來看,我願意信他們一次。”
“你變仁慈了,邁克。”伯頓哈哈大笑,低下頭繼續做記錄,“大家都是這麼說的。”
胸有成竹的彼得·伯頓等待著提奧多爾的答覆,同時用不怎麼友善的目光上下打量著安妮特。發覺伯頓的表情有些不對勁的麥克尼爾狠狠地拍了對方一下,提醒伯頓這裡不是夜店。
他們有十足的信心騙過這些人。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大多數被東德軍直接投入戰場的戰術機駕駛員連讀完高中的機會都沒有,這些半大孩子在彼得·伯頓的頭腦面前完全沒有取勝的機會。成功地把自己和麥克尼爾的真實用意藏在了樸實無華的語言下的伯頓已經等不及要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再做些規劃了,要知道——
“對不起,我沒有辦法接受各位的條件。有些條款也許需要多加修改。”
“哎,你看我就說——什麼!?”伯頓愣住了,“等等,我要冷靜一下。上帝啊,你們還想要什麼?喂,我們可以按照你們的級別在我軍的對應待遇為你們提供補助。就算號稱是同胞的西德軍都不會給你們這種待遇的,你們可要想清楚。”
“這種向狗甩骨頭一樣的語氣真讓人不舒服,你們美國佬一直都這樣。”談判開始後一直沒有發言的安妮特拍案而起,指著條款上在伯頓看來最不顯眼的一條向對面瞠目結舌的麥克尼爾和米切爾提出抗議,“我們需要以東德的名義繼續戰鬥下去,而不是成為美軍的一部分。”
“我記得貴國收留波蘭人的時候——”
麥克尼爾剛說出半句話就被帕克打斷了,後者憋著滿腹怒氣,“覺得這條件太苛刻,那就帶著你們的人滾得越遠越好。東德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匈牙利人……一個也別想踏上自由世界的土地。”
伯頓給了帕克一拳,把方頭方腦的白人漢子打翻在地,然後滿面笑容地提議繼續談判。
“是我考慮不周了。”麥克尼爾不動聲色地劃掉了那一條,“我很能理解您的感受,艾伯巴赫少尉。沒人知道我們要過多少年才能奪回自己的家鄉,以家園和故國的名義繼續戰鬥下去是讓那過去或光榮或屈辱的歷史繼續為人們所銘記的唯一方式——一旦被忘記,才是真正的滅亡。”他把修改後的協議書重新遞給了提奧多爾,“那麼,我將按照UN軍的處理方式來協調貴方的實際地位,辦這個手續可能要多花幾天。”
“其實你們直接把西德當成新的祖國就行了。”米切爾補充了一句,“聽說貴部在去年的兵變行動中沒少接受西德軍的支援,為什麼西德軍卻把你們給忘了?太遺憾了。”
不知為何,這句話成功地吸引了安妮特對帕克的全部火力——眼見小個子女駕駛員又要對著同伴開炮,麥克尼爾快速地向提奧多爾詢問了對方對於修改後的合作方案的意見,他很快就得到了肯定的答覆。雖然沒法把對方直接吸收進部隊內,多出一個可以自由調動的戰術機小隊應該也不錯,前提是這裡的技術人員能有效地維修那些MIG21。
“感謝各位的配合。”麥克尼爾收起協議書,和提奧多爾再次握了握手,然後說了幾句德語,“在這危機面前,我們需要團結起來共同應對人類文明的敵人。願人類榮光永存。”
“多謝。”
麥克尼爾讓米切爾帶著提奧多爾等人去查閱第338中隊的作戰記錄,他把不同部隊之間的互通有無當做是合作的基礎。剛把兩位東德軍——也許現在是【前】東德軍——的駕駛員送走,幾名士兵跑來找麥克尼爾,說是UN方面派來接走部分難民的車隊終於到了。
這或許是麥克尼爾在1984年1月聽到的第一個好訊息。他如釋重負地和伯頓還有帕克擊掌慶祝,隨即吩咐士兵們帶著自己去迎接這些前來為他們緩解燃眉之急的客人。半路上,麥克尼爾問起了對方對於可撤離人員的要求,而士兵們的答覆也很簡單:能優先撤離的是從兩德邊境地帶逃到這裡的西德公民,東德公民的優先順序稍微靠後一些。
“就是說,我們沒法把他們帶來的那些人送走了。”帕克沮喪地搖了搖頭,他這時候倒是希望UN和NATO方面一視同仁了,“麥克尼爾,我們不能讓那些難民白白地消耗我們的物資。把他們動員起來參加工作吧,雖然這基地眼看著就要被我們拋棄。”
“西德軍東方司令部(Bundeswehrkommando Ost)剛說過要組織反擊、把BETA打回東德境內呢,你就這麼著急要逃跑?”麥克尼爾揶揄了幾句,“帕克,找回世界第一勇士的風範來,咱們一起把那些外星異形怪物殺個片甲不留。”
“哪有號稱要反擊卻直接逃回波恩的道理?”伯頓連連嘆氣,“說是把東德當做捍衛歐洲的屏障,卻完全不在乎東德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讓平民承受了多大的折磨才能抵擋BETA這麼長時間。西德也好,歐洲其他國家也罷,根本沒有做好像過去的東德那樣和BETA拼命的準備。等自己要成為歐洲屏障的時候,他們的表現只能用災難來形容——嘿,我瞎說的。”
邁克爾·麥克尼爾帶著兩位戰友來到基地一側的出口附近,他在那裡見到了前來接走西德平民的車隊。不僅是西德,其餘歐洲國家都在組織大規模的疏散,將成千上萬的難民撤退到英倫三島乃至大洋彼岸的合眾國(儘管有些人卻被送到了隔壁的加拿大)。沒有了更多平民的干擾,或許仍然留在這片即將化為地獄的土地上奮戰計程車兵們就能更加專注了。
“我是第338中隊代理中隊長麥克尼爾,請出示你們的證件。”麥克尼爾來到最前方的大型運輸車旁,要求對方搖下車窗並提供必要的證明,“這裡有數千名難民等待著撤離,全靠你們了。”
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男子緩緩地放下車窗,露出了一張有著茂密鬍鬚的阿拉伯青年男子的臉龐。
“好久不見,麥克尼爾……高階軍士長。”卡薩德先低頭看了一眼麥克尼爾軍服衣袖上的臂章才吐出後半個稱謂,“我們得快些行動起來了,又有BETA叢集往你們所在位置前進。”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