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4:血海沸騰(20)
戰火從開城燃起,疑似來自韓軍的火箭彈打破了維持七十多年的和平並帶來了一場遊離在第四次世界大戰之外卻又無比殘酷的新戰爭。如果要讓麥克尼爾選定一處結束戰爭的地點,那麼還是開城更符合他的想法。這裡也是他們所能抵達的最北端——那還是因為半路上的部分朝軍出於對李泰瀚的敵視而無視了這些來自南方的不速之客——再往北,效忠於李泰瀚的軍隊會把他們完全阻隔在分界線以南。
無論開城過去象徵著什麼,從襲擊開始的那一天算起,它便成為了一座真正的紀念碑,不僅委員長被朝軍宣佈在火箭彈的襲擊中遇難,許多在場的平民也成為了犧牲者,而這些受害者的親人相信正是南方的敵人向著他們發射了罪惡的火箭彈。真相被掩蓋在重重迷霧之中,或許麥克尼爾有朝一日能夠得到尋找答案的機會,在那一天到來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結束戰爭並將和平帶回這片土地:也是為了他自己的生存。
“奇怪,韓國人直到現在也沒把最新進展告訴我們。”一路上,伯頓不停地確認著當前的時間,“這和他們說好的完全不一樣。”
“欺詐是這個作戰計劃的重要一環,如果敵人或是第三方瞭解到了內情,韓國人就沒有辦法立即消滅李泰瀚,屆時輸掉戰爭的就是我們了。”麥克尼爾也不敢過於相信韓國人的辦事效率,他所能做的只是儘可能地給予對方以信任,“不管怎麼說,我們每多拖延一秒,韓國人的勝算就多一分。”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麥克尼爾一直這樣認為。他們能夠順利地穿過朝軍的封鎖線以至於逐漸逼近戰爭爆發前的分界線,除了李泰瀚對朝軍的又一輪內部清理造成更多指揮官不安甚至產生反叛動機外,還因為李泰瀚此前為了奪回平壤而把完全聽命於他的作戰部隊向後方移動,使得前線暫時出現了空缺。這種機遇在他們穿過了分界線便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頻繁的偵察和搜尋。也許效忠於李泰瀚的軍隊只想找出潛藏在內部的敵對派系臥底,但他們的過度搜查反而讓麥克尼爾等人碰上了難題。
開城的工業園區出現在遠處時,無人機的威脅嚴重到了讓麥克尼爾一度考慮跳車的地步。伯頓及時地勸阻了麥克尼爾,他勉強地把車子行駛到工業園區的入口處,而後才讓麥克尼爾和米拉立刻下車並逃到園區內部。
“剩下的工作就交給你們了,像我這樣笨手笨腳的人沒法處理這樣的任務。”
話音剛落,兩發導彈緊隨而至,幾乎把剛剛停穩的越野車炸得翻到在地。扛著笨重的盒子並開啟了光學迷彩的麥克尼爾顧不得為伯頓的性命而擔憂,他匆忙地和米拉向著敞開的大門跑去,那裡沒有負責看守的衛兵,只有一些散落在地面上的建築垃圾和人體殘骸。無人機從頭頂呼嘯而過,死亡的威脅無處不在,麥克尼爾每一刻都能感受到敵人正在向著他逼近。
一架笨重的無人機從高空俯瞰著戰場,它迷茫地搜尋著地面,試圖尋找出消失在視野中的目標。遺憾的是,光學迷彩在白天的野外並不能影響紅外探測,以至於無人機和操控著無人機的技術人員只需要多花費一些時間就能重新揪出自己的目標。但是,在不知身處何方的朝軍軍官決定按下發射按鈕之前,螢幕上突然閃爍出了警告,隨後畫面變得一片漆黑,只留下了醒目的【訊號中斷】。
搖搖晃晃地朝著地面墜落的無人機一頭栽倒在廠房外的一輛廢棄卡車上,那輛卡車立即被熊熊大火吞沒了。
“我們最好找個地方躲起來。”米拉快步趕上前面的麥克尼爾,向著他提出建議。
“沒錯,但敵人已經知道我們來了,而且肯定不會掉以輕心。”麥克尼爾在牆體的拐角處停下,他需要確認前方的廣場上是否也有類似的無人機,“會在這個時候從南方進入開城的人員一定肩負著某些特殊任務——這就是他們最可能產生的想法。”
如果李泰瀚重視這件事並進行了不必要的聯想,韓國人的假情報是否能起到預期作用就很難說了。然而,那不是麥克尼爾關心的問題,他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座安全的房屋,準確地說是能夠供他躲避直到為韓軍提供準確資訊為止的廠房。仔細地觀察了建築物上的玻璃破損情況後,麥克尼爾決定儘可能地尋找遠離爆炸中心的大樓。
“等一等,那裡是什麼?”和米拉一起砸開了大門並衝進二樓的麥克尼爾不經意地向著窗外望去,卻驚恐地發現原本空曠的野外聳立著兩座對稱的高塔。
“什麼都沒有。”米拉疑惑地望著麥克尼爾,不到半分鐘,她的臉上也浮現出了恐慌,“……你不會又看到什麼不存在的東西了吧?”
“沒錯。”麥克尼爾喃喃自語,“……不僅如此,我還感到這裡發生的一切對我而言並不那麼陌生……別管這些,我們上去躲好,重要的是保護這個盒子裡的裝置。”
麥克尼爾上一次在首爾的市區內直接看到了柳京飯店,因此他並不會因為看到本不存在於自己身邊的建築物而驚慌。真正使得他感到異樣的是那種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彷彿他過去做過類似的事情一樣。左思右想,麥克尼爾也沒有從自己的記憶中找出任何值得重視的細節。
更加不妙的是,他對無人機的猜想很快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又一次發現了從視窗掠過的無人機後,麥克尼爾及時地告訴米拉停止前進,他打算在當前的樓層就近尋找一間屋子躲起來。從理論上來說,只要他們能夠在儘可能接近李泰瀚藏身之處的地點截獲朝軍的通訊內容並進行追蹤,就能為韓軍提供儘可能準確的座標。等到各組提供的情報被匯總後,韓軍也該及時出擊了。
隨便找到了一間儲物間後,麥克尼爾和米拉躲進屋子裡,並暫時關閉了光學迷彩。
“好,這下我們應該安全了。”麥克尼爾鬆了一口氣,“咱們就暫時躲在這裡,給韓國人繼續提供座標位置。等到他們把準備發起空襲的訊息告訴我們之後,我們就可以撤離了。”
“可他們不一定會把訊息如實地告知我們。”米拉的回答讓麥克尼爾的心中隱約產生了憂慮。
“哦,我相信他們會擔憂資訊的傳遞過程中發生嚴重的洩密,但如果計劃已經推進到了進行空襲的階段,就算李泰瀚忽然知情也毫無意義,他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逃出他的指揮部。”
說完這句話後,麥克尼爾不再發言,和米拉一同保持著沉默。外面的無人機聲音逐漸地消失了,那架沒有找到目標的無人機已經離開了此地。在自己面臨著的困境稍微轉移了視線後,麥克尼爾又開始為伯頓的命運擔憂了。他當然不會認為伯頓能輕易地死在這裡,但他同樣不認為世上有人能單槍匹馬地對付無人機,更別說是數量不明的一群無人機。要是他能在這次近乎地獄一般的任務中活下來,事後一定要用心地報答伯頓的奉獻。
“我們出去看看。”
麥克尼爾確認沒有什麼額外的噪聲,他把裝有裝置的盒子放在儲物間的角落裡,自己和米拉開啟了光學迷彩後離開屋子,前往這層樓的其他位置繼續進行調查,以免潛藏在樓內的敵人(比如裝備了光學迷彩的朝軍特殊作戰部隊成員)威脅到他們的性命。然而,他們剛跨越兩條走廊,熟悉的噪音再一次傳來,而且還變得比剛才更近了。
“……無人機回來了?”米拉皺起眉頭,凝視著麥克尼爾,“有什麼辦法把它解決掉嗎?”
年輕計程車兵不答話,他走到窗子旁,伸出雙手比劃著窗子的長度和寬度,這才恍然大悟地拉著米拉沿著來時的道路返回雜物間。
“……糟糕,肯定是無人機從窗戶裡鑽進來了。”麥克尼爾暗自責怪自己的粗心大意,他本來不該犯下這種低階錯誤,“只要無人機在樓道內發射火箭彈,我們是不可能活下來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它無法觀察到的地方對它進行襲擊。”
路過儲物間外側的窗子前時,麥克尼爾又一次向著窗外望去,那對稱的兩座高塔仍然出現在遠方,並跟隨著他的腳步而不斷地移動。這促使他不得不再次對自己和這具義體的記憶進行徹底的搜尋,但在他能夠回憶起的內容中卻找不到同這兩座高塔有關的內容。
“是了,一定是這樣。”
“你發現了什麼?”
“我當時在首爾市區內看到的不是柳京飯店,其實是兩座對稱的高塔。”麥克尼爾很紳士地伸出右手,請米拉先躲儲物間內。但是,米拉剛把整個身子鑽進儲物間,麥克尼爾便立即從外面重重地關上了門,並拔腿就跑——不必說也知道沉重的義體在僻靜的走廊上奔跑會發出多大的響聲,這肯定會讓無人機把他當做是唯一的活動目標。那催命符一般的聲音變得急促起來,不停地在走廊間穿梭的麥克尼爾好幾次感到無人機離自己只有一牆之隔。
奇異的感覺支配著麥克尼爾,他以前從未來過這棟大樓,也不清楚樓內的任何佈置。然而,在他的視野中,大樓逐漸變得毫不設防,由各類仍能運轉的電子裝置編織而成的網路為他展現出了一張別樣的地圖。按照這張【地圖】的指點,麥克尼爾幾次死裡逃生,避免了和無人機迎面相撞。他發自內心地感謝朝鮮人把象徵著對外面貌的大樓建造得又高又大,這樣他才能有機會和無人機在樓道內捉迷藏。如果這是一棟普通的居民樓,麥克尼爾怕是已經死了好幾次。
“高塔……哪裡有高塔?”
一味地躲藏不是麥克尼爾的作風,他需要把無人機徹底消滅掉。但是,他沒有把握用隨身攜帶的手槍擊毀無人機,也沒有把握在擊毀無人機之前阻止無人機先一步發射火箭彈。最穩妥的辦法是從後方偷襲,前提是敵人沒有在無人機的後側安裝對應的攝像頭。考慮到韓軍使用的無人機做到了近似360°的無死角觀察,麥克尼爾不得不認為從後方偷襲是根本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