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衝搖頭一笑,“聖人已經下令組建南海艦隊,隸屬於廣州大都督府,你可知道?”
楊世略點點頭,“邸報已發,這我知道”。
“待南海艦隊組成,勢必也要遠航操練,操練只在近海即可”,高衝一邊走著,一邊慢慢說道:“嶺南遍佈鱷魚,但中原之地甚少啊,我將上稟聖人,對接軍器監,專門收購嶺南鱷魚皮,經由海路運抵中原”。
“畢竟這鱷魚皮的成本遠低於鐵甲,硝制過後,其防護力甚強,若是不利用起來,著實可惜啊”。
楊世略聞言大喜,忙是點頭應諾。
以前也不是沒有嶺南官員這麼想過,只是這個涉及兵甲,乃是忌諱之事,需要上稟皇帝,再由軍器監來對接,一般官員也沒有那個本事,有本事的人也不樂意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更注重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運輸,若是跋山涉水運去中原,即便是金子,那也是虧本買賣,走海路的話也沒有哪家海商願意白忙活。
但是現在南海艦隊即將組建,正好在近海操練,順帶運送鱷魚皮,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事。
說話間,便是抵達泥城,看著這一座低矮的土城,甚至沒有管理人員,來往的海商擁擠不堪,環境只三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髒亂差,高衝皺眉不已,
“泥城這麼多年來,就沒有修繕過?”高衝直接問道。
楊世略有些尷尬,想了想直接說道:“泥城多是海商往來,往日官府對這一塊也不干涉,所以並未在意,只有一些海商自發在裡面修繕房屋,暫做落腳之處”。
“第一,泥城必須擴建,全部平整重建,所需耗費廣州大都督府出一半,另一半我來想辦法”。高衝沉聲說道。
雖然心裡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廣州的海貿體系不會怎麼成熟,但是高衝也沒有想到,作為廣州最大的海運港口,這裡竟是如此髒亂差,完全沒有任何規劃可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世略一愣,他本來想說廣州大都督府沒錢,但是看見高衝凝重的臉色後,也不敢多言,只得悶聲應著。
“第二,番禺海關,便建在泥城,具體的資料你跟馮遊對接”。高衝繼續說道:“至於泥城,我親自規劃,伯府你來協調徭役”。
楊世略再次應諾,不動聲色的看了後面沉默寡言的馮遊一眼,心裡也是不自覺的提防起來,看來馮遊昨日面見經略使,也是多有收穫啊。
眾人下馬,由軍士維持現場秩序,高衝開始全面打量起這座海邊土城。
不得不說,這位置確實是非常好,天然的優良港口,用來做番禺進出海口是再好不過,畢竟這也是數百年來,海商們以實際經驗走出來的成熟海路。
看到旁邊那一座搖搖晃晃的燈塔,高衝嘴角直抽抽,心裡腹誹不已。
雖然官府不管海貿這一塊,但畢竟這也是廣州海商的聚集地,海商那麼有錢,也不集資修建一個像樣的燈塔。
只這一個木質的燈塔,甚至不能稱之為塔,只是一根高大的桅杆,上面用繩子如同升旗一般掛著一盞偌大的防風油燈,實在太過簡陋,也實在危險。
“這燈、燈杆也要推倒重建”,高衝指了指那搖搖晃晃的桅杆,然後轉身看向身後一個高坡,“就在那裡,我個人出資,修建一座燈塔,一併納入泥城重建專案裡”。
楊世略忙是應諾,然後立即說道:“這等利民的善事,怎能由經略一人承擔,這樣,我楊氏承擔五成如何?”
高衝看一眼楊世略,笑了笑便是應著,“既然伯府有這個心意,那我便替廣州海商多謝伯府了”。
一邊的馮遊聞言也是上前說道:“經略惠濟百姓,馮氏也願出資,還望經略成全”。
高衝一怔,還沒有表態,王萇則是出列,“王氏也願意盡一份綿薄之力”。
隨後其他州縣屬官也是紛紛出列,表示捐資。
然後楊世略繼續說道:“忽然這燈塔由經略牽頭重建,我看不如便叫經略塔如何?也好讓沿海百姓感念經略恩德”。
高衝聞言臉色一肅,“我豈是這般邀名之人,不可”。
然後擺擺手制止眾人相勸,略一沉思便是說道:“此地多賴有漢時陸大夫,世人也稱之為開越大夫,我看新建的泥城便叫開越城,這燈塔便叫開越塔,屆時我親開題字,以紀念陸大夫之功勳”。
一眾屬官聞言心裡甚是服氣,紛紛出聲恭維。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