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幾年後,幾十年後,寧氏再次將莫氏收服,寧氏再次將羅竇諸僚鎮壓,馮氏再次將談氏打退山裡…但那也是以後的事,至少現在,可以肯定高衝的政令絕對是暢行無阻。
現今廣州大都督府下轄諸州,潮州楊氏勢力最大,楊世略進步迅速。
比起五年前,楊氏更進一步,將勢力範圍從潮州徹底開拓到其他州縣,楊世略也比五年前更加圓滑。
其次便是廣州土著王氏,當年王仲宣透過攀附王勇,自認琅琊王氏,而王勇也需要王氏的鼎力相助,對此也是不置可否,態度模稜兩可,這也助長王氏的野心。
這麼多年下來,甚至不少人已經逐漸忘記廣州王氏是俚人,只知王氏是廣州豪族。
王氏這個華麗轉型出自王仲宣之手,其子王萇也是頗有文名,在王仲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將一個俚人部落漸漸提升到一個略有文化傳承的世家豪族的層次。
雖然在中原各族看來依舊是上不得檯面,拍馬不及五姓七望,但在嶺南這個文化荒漠裡,現如今也是頗有威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居然顯而易見,那高衝心裡也是有所定計。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王氏雖然經過王仲宣之亂,勢力衰弱,但好歹也是本地一等一的豪族,現任家主王萇的名望也不低。
然而王萇現在僅僅是一位八品的兵曹參軍,遠遠不及楊氏顯貴,今日若非高衝格外留意,站在後排的王萇還沒有機會露臉。
相信王萇心裡肯定也有跟陳龍樹一樣的心思,振興門楣,再現家族往日的輝煌。
還有馮遊,雖然做到司馬之位,但在廣州也是獨木難支,多有依靠高州馮氏。
形勢已經顯而易見,重用楊氏的同時,扶持王氏,而馮遊便是高衝手中的利刃,若是失去平衡,相信磨刀霍霍的馮遊非常樂意取而代之。
對於這一點,那一夜,高衝也跟馮盎有過溝通,馮遊絕對是可用之人,高衝也並不是單騎入番禺。
至少現在身邊文有田陽明,已經上任番禺縣令,武有龐孝節,已經上任番禺統軍。
現在更有一個熟知廣州局勢的司馬馮遊,高衝信心滿滿,絕對可以坐穩這經略使、大都督之位。
想到此處,高衝便是對門口喊道:“來人”。
屋門推開,薛仁貴和高侃並肩進來,看著應該是在門口侍立已久。
“師父,有何吩咐?”薛仁貴躬身拜道,身側高侃隨之行禮。
高衝見狀一怔,“你們在門口值守?”
“是”,薛仁貴點頭回答:“以備師父隨時差遣”。
“不必如此”,高衝擺手笑道:“各自回屋歇息便是,有高大他們在就行”。
在高衝眼裡,這四名少年乃是未來之星,將來的樑柱,他可是寄予厚望,也並非是他區別對待。
只不過這四人或是徒弟,或是從弟,而高大等人本就是高氏家生子,高衝絕不可能真將四人當成僕從來使用。
薛仁貴聞言臉色一正,一板一眼的說道:“有事,弟子服其勞,師父但請吩咐便是,弟子也可從其中學到本事,若是連值守這等差事尚做不好,以後也難成大器”。
高衝聽得苦笑不得,“行了,知道你最是謹厚,那兩個呢?”
薛仁貴和高侃對視一眼,“我們約好,下半夜換班”。
高衝一愣,“好傢伙,你們這連班都排好了”。
略一沉吟,“這樣,我也不拂了你們的意,等我休息的時候,你們也去休息吧,年紀輕輕的莫要熬夜”,見薛仁貴還要開口,高衝眼睛一瞪,“這是嚴令,不接受反駁”。
二人只得應著。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