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高衝讓龐孝泰去招船工,只是隨手而為,他也不指望在這裡可以招到人手,只是沒想到,聽聞官府招收船工,這訊息頓時石破天驚。
僅僅一天時間,便是招收三百多合格的熟練船工。
對此高衝也很是詫異,按道理來說,熟練船工無論在哪一家船隊也都應該是極其珍貴,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失業。
高衝當即召來一些人詢問,然後結果令他大為震驚。
船工們全部反應同一個情況,西南夷大亂,互相攻伐,沿海船隊不能出海,黑心的船東不願意平白養著嫩多人,便將他們全部驅逐。
反正等通航之後,船東再來招收,還是可以招到大批的人。
待船工走後,高衝立即修書兩封,一封給高州都督馮盎,一封給交州都督李壽。
信中內容全部一樣,即詢問中南半島上諸國事宜。
在這裡,高衝特意將中南半島的概念首次提出來,並加以釋義,如此更加方便稱呼。
在此之前,並沒有中南半島這個稱謂,對於中南半島上的諸國,中原王朝多以西南夷稱呼,這個稱謂出自《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在現在就是特指中南半島上的扶南、林邑、真臘等國。
馮盎倒也罷了,其久居高州,近年來深受羅州談氏襲擾,可能無暇顧及中南半島上面的事,但是那交州都督李壽不應該不知道啊。
說起這個李壽,那也是出身不凡的人物。
這裡需要注意,交州都督李壽可不是淮安郡王李壽。
淮安郡王李壽,字神通,以字行世,世人多稱之李神通。
這個李壽,本名李安,字世壽,也是以字行世,世人多稱之李世壽。
李世民登基後,按照慣例,當然也是出於自覺,李世壽直接將表字改成壽,即姓李名安,字壽,以字行世,則稱為李壽。
之所以說李壽出身不凡,那是因為他是正宗的李唐宗室。
大唐立國後不久,李淵追封列祖列宗,正式確認天下宗室四十一房,定始祖為李天賜,追贈隴西王,諡號懿,即隴西懿王。
李天賜是唐太祖李虎之父,也就是李淵的曾祖父,後來在唐高宗咸亨五年,追贈李天賜為光皇帝,廟號懿祖。
宗正寺認定,李唐宗室共計四十一房,其一曰定州刺史房、二曰南陽公房、三曰譙王房、四曰蔡王房……共計四十一房。
現在這個交州都督李壽就是出自宗室第一房定州刺史房,因為定州刺史房的先祖是李天賜的幼子李乞豆,也就是唐太祖李虎的嫡親弟弟。
因為李乞豆在北魏官至定州刺史,所以這一房便稱為定州刺史房。
北魏定州刺史李乞豆生靈壽縣公李貞,李貞生吉陽縣公李濟,李濟生李壽,李淵稱帝后,封李壽為遂安郡公。
李乞豆是李虎的弟弟,李虎生唐世祖李昺,李昺生李淵,李淵生李世民,所以按照輩分來算,李壽便是李世民的從兄。
實際上北魏定州刺史李乞豆這一房在大唐立國後並不顯赫。
李乞豆僅有一子李貞,李貞生三子,長子李慧在北周官拜衛州刺史,爵封開化郡公,次子便是李濟,在前隋官至渭州刺史,爵封吉陽縣公,幼子李泠爵封郇國公。
從這裡看來,和李淵同輩的這一代還算可以的,基本上官爵不低,也都有屬於各自的功績,然而下一輩就不怎麼樣了。
李慧生四子,基本上全靠宗室身份加官進爵,長子李世都爵封濟南郡公,次子李普定爵封西平郡公,三子李世武爵封北平郡公,幼子李世文早逝。
而李濟則僅有李世壽一子,也就是李壽這個獨生子。
目前看來,李壽的成就竟在定州刺史房裡算是最大,官至交州都督,爵封遂安郡公,已是定州刺史房的話事之人。
高衝對於這位宗室的印象並不深,這人的名頭也遠不如李道宗等人響亮,僅憑現在中南半島的局勢來看,李壽絕對不是什麼賢能之人。
中南半島上面的“西南夷”亂成一鍋粥,李壽作為交州都督,近在咫尺,竟然完全沒有反應,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貓膩,高衝很是好奇。
這並非是高衝多管閒事,而是因為中南半島上面的諸夷亂戰,已經嚴重影響到沿海的海貿,現在之所以船隊解散,無法出海,便是受到戰爭影響,這勢必會影響到他的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