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情況特殊,俚僚蠻漢雜居,只有寧氏可以鎮住場面,若是中原州縣,即便宗族勢力再如何龐大,朝廷也辦法派遣官吏上任。
比如滎陽鄭氏,自是一流世家,但是鄭州原滎陽郡)刺史不一定非得是鄭氏族人擔任,畢竟鄭氏也不可能因為這個就起兵造反,但是在嶺南這種地方,還真不行。
豔陽高照,寧府後院裡,一張軟榻上面,躺著年過七旬的寧長真曬著太陽,睡得正香,左右兩名侍女小心伺候著。
寧長真已經垂垂老矣,鬚髮皆白,臉上滿是褶皺,完全看不出來當年的驍勇。
前隋開皇二十年,寧長真的父親甯猛力病逝,寧長真承襲欽州刺史之職。
此後數年,寧長真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奉命南征林邑,打的林邑、占城諸國上表臣服,因功賜上開府,爵封欽江縣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隋煬帝遠征高句麗,寧長真奉命北上,千里迢迢,從嶺南欽州一直到高句麗,屢立戰功,受封欽州總管、鴻臚卿、嶺南安撫使。
那個時候,寧長真在嶺南的聲望如日中天,即便是高州馮氏的馮盎,也是在他之下。
只是生老病死,實乃人生常態,時至如今,七十多歲的寧長真也即將走到人生盡頭。
不知道是欽州的水土養人,還是基因緣故,寧家嫡系都非常長壽。
寧長真的祖父寧逵生於北魏正始三年,卒於前隋開皇七年,高壽八十一,父親甯猛力卒於前隋開皇二十年,高壽七十八。
寧長真如今也是年過七十,他的兒子寧洄藻一直活到貞觀二十二年,同樣高壽七十餘歲,在這個男性平均壽命僅有四十多歲的時代,超過七十歲已經是非常高壽了。
正當寧長真睡的正酣的時候,門口衝進來一個人。
侍女眉頭一皺,正打算呵斥,一見這人,立即起身行禮,“大郎”。
來者正是寧長真之子寧洄藻,現年五十餘歲,官拜欽州刺史兼欽江縣令,寧長真早就不理俗事,一切事務全部交由寧洄藻處理,只等寧長真死後,寧洄藻便可以接任欽州都督之職。
“阿耶,醒醒”,寧洄藻神情焦躁,隨意揮揮手驅散侍女,搖晃著寧長真的手臂呼喚。
寧長真睜開眼睛,一臉不耐,“何事驚慌?”
“阿耶,七郎死了”,寧洄藻直言道。
寧長真一怔,繼而掙扎坐起,“怎麼回事?他不是把姜州打下來了嗎?”
寧洄藻一臉苦澀,“是四叔,他帶領南合州的兵馬援救姜州,策反白州龐孝泰,連夜破了封山,將七郎斬首了”。
寧長真臉色一白,捂住胸口粗聲的喘息,牙齒都在哆嗦。
“寧純!他、他好狠的心,同族相殘,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寧洄游口中的七郎便是寧道明,在族中排行第七,寧道明的父親寧xuan上面一個虤,下面一個貝)是寧長真的弟弟,寧道明就是寧長真的嫡親侄子,也就是寧洄藻的七弟。
寧洄藻的四叔便是寧純,在族中排行第四,寧純的父親寧宣是甯猛力的弟弟,寧長真則是甯猛力之子。
所以,按照輩分來,寧長真便是寧純的堂兄,也是寧道明的伯父。
等寧長真緩過來勁來,便是咬牙切齒的恨聲道:“先前寧純宣佈脫離寧氏,我只當他是獨善其身,便不做理會,也有多做一手準備的打算。
但他現在同族相殘,我便留他不得,你去,開宗祠,將寧純逐出族譜,明日點兵,兵發姜州,給七郎報仇”。
寧洄藻聞言臉色一急,忙是說道:“阿耶且慢,還有一個訊息,高衝來了,他將赴任嶺南經略使,兼廣州大都督,統轄嶺南八府之政。
如果現在發兵攻打四、攻打寧純,無異於起兵造反,與我們先前所定方略不符啊”。
寧長真聽得一驚,“高衝來了,經略使?”
然後便是怔怔出神,臉色逐漸煞白,呢喃道:“統轄八府之政,李世民好大的魄力,這是給我們脖子上套一道繩啊”。
寧長真雖老,但是並沒有昏聵頭頂。
李世民奪儲上位,河北河東打得千瘡百孔,大唐百廢待興,更有突厥虎視眈眈,李世民即位一定不會平靜。
正是考慮到這些,所以寧道明來勸說起兵,寧長真並沒有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