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李光略等人齊聚姜州封山城的時候,高衝已經拜別桂州都督李襲譽,繼續南下,直奔南昆州。
本來高衝從金州出發,途徑荊楚,有意從道州進入嶺南,徑直前往廣州赴任。
但在途中收到訊息:越州刺史寧道明反叛,進佔姜州。
高衝當即決定轉向西南,沿湘水借道桂州進入嶺南。
桂州再往西南便是南昆州,武德四年設定昆州,治所在馬平縣,武德六年改稱南昆州。
現在南昆州這個名稱依舊是有些陌生,但在貞觀八年,便改南昆州為柳州。
南昆州過後便沿象水南下穿過象州便到南尹州。
一路跋涉,等高衝到達南尹州後第一時間便是見到南尹州的威鳳衛校尉張通。
這個時候,距離李光略馳援姜州已過數日。
當聽到李光略親自領軍的時候,高衝心裡一咯噔,李光略幾斤幾兩他非常清楚,盧德用這人有些幹略,但也沒有領軍經驗。
高衝雖然不甚瞭解寧道明這個人物,但是欽州寧氏人才輩出,自寧長真的爺爺寧逵開始,寧氏便長於軍略。
其後甯猛力、寧長真、寧宣等人在軍事一道都有赫赫戰績,寧道明膽敢公然起兵,想必也不是等閒之輩,李盧二人能行嗎?
高衝不敢耽擱,略做休整,便打算啟程,繼續前往南尹州,但是翌日一早,高衝便有些傻眼。
“李都督?”高衝愕然失聲,“你不是馳援姜州?莫非……”。
正準備出發,只見李光略風塵僕僕的站在驛館門口,高衝心裡一涼,到底是兵敗了。
然而李光略咧嘴一笑,“見過高經略,姜州已平定,寧道明已經授首,李光略特來迎候經略”。
高衝徹底愣住。
片刻後,高衝終於捋清事情脈絡,嘖嘖稱讚道:“如此說來,這盧南還真是個人才啊”。
盧德用數年來輔佐李光略,使得李光略可以安心的成為甩手掌櫃,對於盧德用,李光略心存感激,現在盧南立下大功,李光略自然力挺。
“高經略說的是”,李光略直點頭道:“盧縣令智勇雙全,這次平叛,我已將其列為首功,還請經略批覆”。
高衝微微頷首道:“有功當賞,我自會處理,現在姜州是盧德用主事?”
且不說盧德用本就是他提拔起來的,單說這盧南在此次平亂中的表現,就足以讓高衝另眼相看。
“是”,李光略笑道:“聽聞經略南下,我特來迎候,至於其他事務,自有德用處理,我便先行回來”。
高衝點點頭若有所思,然後說道:“那我行程不變,稍後便前往姜州”。
李光略也知道姜州事宜需要等候高衝主持大局,尤其是寧道明所在的越州、寧長真的所在的欽州,當即也不再挽留,便恭送高衝離境。
一路上李光略喜笑形於色,甚是開懷,這一次他雖然沒有趕上戰事,但是姜州是在他轄下,盧南是他麾下縣令,現在寧道明身死、克復姜州,他作為最高主官,自是有他一份功勳。
對於李光略先前的表現,張通也早已如實向高衝稟明,說實話,若是換做其他人,高衝早就將其拿下法辦,但李光略是俚僚四十八侗寨的酋長,性格怯懦,容易控制,若是將李光略處置了,一時間還真沒有好辦法安撫俚僚。
當高衝出發姜州的時候,寧道明兵敗身死的訊息,伴隨著高衝赴任嶺南經略使的訊息,在寧純等人有意的願望下,迅速的傳播開來,頓時,嶺南各方震動。
欽州,治所欽江縣。
欽州原名安州,治所宋壽縣。
前隋開皇十八年,改安州為欽州,改宋壽縣為欽江縣。
大業三年,楊廣廢州設郡,欽州改甯越郡,武德四年,李淵再廢郡設州,改回欽州,如此往復折騰數次,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政治需要。
欽州,欽江縣,都督府。
更準確一點來說,應該叫寧府。
因為自從南朝梁武帝時期,也就是寧長真的爺爺寧逵擔任安州欽州)刺史時,便是居住於此,一百多年以來,這座官邸已經成為寧氏的私宅。
無論中原政權如何更迭,欽州始終姓寧,欽州刺史之位也只能姓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