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說起來,西突厥的歷史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亂。
本來西突厥便是達頭可汗阿史那玷厥自立稱汗的政權,自立稱汗,這個惡劣的傳統,一直便延續到後來。
當時東突厥的沙缽略可汗年老之後,覺得他的兒子阿史那雍閭性格怯懦,難以對抗西突厥,便遺命弟弟阿史那處羅侯繼位,號莫何可汗。
然而莫何可汗即位不久便病逝,於是沙缽苾可汗之子阿史那雍閭爭取到各部族的支援,順利繼位,號都藍可汗。
都藍可汗為安撫人心,便封叔父莫何可汗之子阿史那染干為突利小可汗現在的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缽苾正是阿史那染干的孫子)。
眼看東突厥日益強盛,隋文帝接受長孫晟的建議,支援突利小可汗阿史那染干爭奪大汗之位,並將宗室女安義公主嫁給阿史那染干。
都藍可汗大怒,竟聯合西突厥達頭可汗進攻阿史那染干,染干大敗,只得投降隋朝,隋文帝冊封他為啟民可汗,將啟民可汗安置在河套地區。
不得不說,隋文帝君臣的心挺黑,利用啟民可汗離間分化東突厥,還將啟民可汗安置河套地區作為緩衝,以抵禦東突厥。
東突厥都藍可汗聯合西突厥達頭可汗進攻啟民可汗,此舉無異於引狼入室。
在啟民可汗兵敗降隋後,達頭可汗立即進攻都藍可汗,達頭可汗威名赫赫,都藍可汗的部眾殺死都藍可汗,歸附達頭。
自此,達頭可汗一統東西突厥,威勢蓋壓東西數千裡,成為名副其實的突厥汗國大可汗。
然而中原有句話,盛極必衰,達頭可汗一統草原後,立即發兵攻隋,當時的隋朝正是鼎盛時期,隋文帝派遣楊素、史萬歲等人領兵抵禦,再有啟民可汗從徵。
達頭可汗在這短短几年時間裡,從未收刀。
先是聯合東突厥的都藍可汗進攻啟民可汗,在打敗啟民可汗後,達頭可汗轉身進攻盟友都藍可汗,都藍可汗身死兵敗後,達頭可汗統一東西突厥後,竟然還不罷兵,直接進攻隋朝,真可謂是窮兵黷武。
連年征戰,使得麾下各部族苦不堪言,並且每次戰爭,達頭可汗總是儲存突厥族的實力,命令鐵勒等族進攻,數年來鐵勒等部族傷亡慘重,終於在仁壽三年,鐵勒族十餘部降隋。
鐵勒族是突厥汗國強大的部族之一,鐵勒一降,達頭可汗麾下部族紛紛反叛。
一時間,偌大的突厥汗國再次分崩離析,達頭可汗眾叛親離,在隋將史萬歲的進攻下,一敗塗地,逃亡至吐谷渾,不知所終。
隨後楊素趁機協助啟民可汗北伐,再次統治東突厥,隋文帝正式冊封啟民可汗成東突厥汗國大可汗。
大業五年,啟民可汗入朝,拜謁隋煬帝,病死於東都洛陽,其子阿史那咄吉繼位,號始畢可汗。
達頭可汗死後,西突厥立達頭可汗的孫子阿史那達曼為大可汗,號泥厥處羅可汗,泥厥處羅可汗封他的堂兄阿史那射匱為小可汗,號射匱小可汗。
熟悉的操作再次出現,泥厥處羅可汗治國無道,臣民多叛,只因猜忌多疑,唯恐重蹈祖父覆轍,竟將薛延陀諸部首領數百人囚禁坑殺,這個舉動真是一個字形容,絕,純粹是沒事找事,人家沒有反跡,結果你直接坑殺恁多首領,那些部族不反也要反了。
隋朝黃門侍郎裴矩經略西域,便向隋煬帝獻計,效仿長孫晟故事,支援射匱小可汗自立,進攻泥厥處羅可汗,
這個計策再次成功,射匱小可汗獲得諸多部族支援,成功上位,號射匱可汗,成為西突厥大可汗。
而泥厥處羅可汗兵敗後歸降隋朝,隋煬帝封他為曷薩那可汗,命特勤阿史那大奈統其餘部居於樓煩。
後來泥厥處羅可汗還曾從徵高句麗,此後長居中原,李淵建國後,封其歸義郡王,只是不知道東突厥的始畢可汗出於何等目的,竟是派人將其殺死。
值得一提的是泥厥處羅可汗的母親向氏是一名普通的漢人女子。
射匱可汗上位後,苦心經營,西突厥迅速發展壯大。
當時,東突厥有始畢可汗,西突厥有射匱可汗,兩位可汗勵精圖治,積蓄實力。
只可惜當時的中原已經是隋朝末年,諸侯並起,致使東西突厥再次壯大。
射匱可汗再次使得西突厥壯大起來,然而僅僅在位八年後便病逝,傳位於弟弟統葉護可汗,也就是現在的西突厥大可汗。
統葉護可汗在位時期,西突厥達到鼎盛。
然而統葉護年老後,再次逼反各部族。
這時,正是李世民登基之時。
統葉護可汗不再信任外族,便派遣長子阿史那咥力和叔父阿史那屈利俟領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