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失思力坐在馬背上,故意放緩馬速,磨磨蹭蹭的拖著行軍速度,他想要打聽唐軍動向,只是很遺憾,一路行來,販夫走卒雖然是行跡匆匆,但是沒有看到任何關於軍隊調動的蹤跡。
合水之畔,秦瓊依舊是死守大營,頡利可汗並沒有下令強攻,只是在此駐營,同時,派出大量遊騎偵查。
執失思力磨蹭一天一夜,終於抵達長安,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來長安,便深深地被長安城的雄偉壯觀所震懾,護送的唐軍並沒有給他太多時間遊覽,一路直接到朱雀門外。
鴻臚寺卿李道宗親自率領鴻臚寺的屬官,在宮門處接待這位突厥使者。
見眾多漢人對這位官員無比恭謹,尊稱大王,執失思心中正是好奇,便見李道宗負手過來,一身紫袍,盡顯威嚴。
“執失思力”。
李道宗打量一番執失思力,便是點頭笑道:“聞名不如見面,武德五年冬,我們在靈州沒能見面,今日倒在長安碰面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執失思力聞言頓時大驚,瞪大眼睛問道:“你是李道宗?”
“大膽”。
“蠻夷何敢直呼大王名諱”。
身旁諸多鴻臚寺屬官紛紛怒罵道。
李道宗抬手製止,傲然說道:“正是本王”。
執失思力臉色鄭重的看著英氣昂然的李道宗,“你很厲害,我承認你是一位英雄”。
李道宗聞言仰天大笑,對著左右笑道:“本王竟得這蠻賊如此讚譽”。
執失思力聽得李道宗稱他蠻賊,臉色漲紅,無奈敢怒不敢言,只得攥拳不語,沒有辦法,因為他是李道宗的手下敗將。
武德五年,李道宗征伐劉黑闥有功,受封靈州總管,割據朔方的梁師都聽聞李道宗不過二十二歲,認為李道宗不過是依靠出身上位的紈絝子弟,便派遣其弟梁洛仁領兵圍攻靈州。
只是沒有想到李道宗有勇有謀,略施小計便是大敗梁洛仁,然後梁師都驚駭不已,求救於突厥,頡利可汗便派遣執失思力領兵馳援梁洛仁。
李道宗再次展現他出色的軍事才能,趁突厥兵馬立足未穩之際,尋隙出擊,大敗執失思力,執失思力只得帶著梁洛仁狼狽退軍。
李道宗剛剛上任,便是連續兩場大勝,威名遠播。
李淵聞訊後大喜,對尚書左僕射裴寂、中書令蕭瑀說道:“如今道宗鎮守邊陲,以寡制眾。從前魏朝的任城王曹彰有退敵制勝之功,道宗勇敢,與之相似”,然後加封李道宗為任城王。
可以說靈州之戰是李道宗的成名之戰,他是踩在執失思力和梁洛仁的身上揚名。
當時,執失思力剛到靈州,立足未穩便是戰敗,因此二人並沒有見過面。
現在仔細一看,李道宗竟是如此年輕,英姿勃勃,一身傲氣,昂首挺胸,負手而行,顯得極其英武,如此人物,即便執失思力身為蠻夷,也是心生敬慕。
見李道宗龍行虎步走在最前列,身後跟隨十餘名鴻臚寺屬官,執失思力心中一動,加快腳步跟上前去,慨嘆道:“大王勇武不凡,堪稱再世孫吳,實乃當世名將,為何在這此幹起迎來送往的差事?”
這句話實乃誅心之言,鴻臚寺卿雖是清貴,位列從三品,但說到底還是實權不大,只是掌管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更直白一些來說,日常工作就是接待四夷使臣。
先前李道宗擔任的靈州總管,統轄靈、鹽、會等數州,乃是名副其實的“靈州王”,軍政全部出自李道宗之手。
一個是中樞清貴,一個封疆大吏,品級雖不相上下,但實際上還是封疆大吏更有權勢。
若是一般人是聽到這種話,或許下意識地也會感到不平,但李道宗何許人也,自幼跟李世民相交,赤誠相待,豈會看不穿這小小的挑唆之言。
李道宗輕蔑的瞥一眼執失思力,“你這蠻賊,倒是有些意思,本王不怕告訴你,在這大唐軍中,本王排不上號,打敗你們這些不通教化的蠻賊算不得真本事,本王羞於張揚”。
執失思力聞言頓時惱怒,瞪眼道:“你莫要口出不遜”。
李道宗嘿笑一聲,並不理會執失思力的憤怒,對左右笑道:“這蠻賊還能拽文了”。
執失思力深吸口氣,冷靜下來後便是搖頭笑道:“大王不必激怒我,我知道你方才所言是誇讚唐國軍威,我是不會聽你一面之詞”。
李道宗忽然頓住腳步,認真看了看執失思力,點頭讚道:“你這蠻賊倒是與眾不同,看來留你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