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侍的話音落下,全場寂靜,竇軌眉頭緊蹙,滿心疑惑。
韋雲起掙扎起身,朗聲大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竇士則,你殺不了我”。
竇軌冷哼一聲,轉身就走。
“竇僕射稍等”,內侍身後一人出聲喊道,只見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奉上,“這是太子殿下給你的私信”。
竇軌接過書信,叉手一禮便轉身離去。
“郭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韋雲起看著郭行方跟傳旨內侍一起到來,便是好奇問道。
郭行方面露尷尬之色,身旁的趙弘安直言道:“我等察覺不妙,本欲疾馳回長安,如實稟告太子,不想在城外正好撞見傳旨黃門,這才有了接下來的事”。
郭行方聞言直點頭,“相信太子殿下一定不會任憑竇士則亂來,果然,幸好遇見旨意,不然……”。
韋雲起很是感動。
等竇軌回到行臺衙門,開啟書信看完,不由得怔住,李世民竟然已經查明,韋雲起並非逆黨,另外,韋雲起只顧練兵,而不進山平叛的原因,李世民同樣一一告知。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很是直接的跟竇軌言明,建成新廢,世民登儲,頗多不服之人,現在最要緊的便是穩定,絕不可濫殺,不可敗壞名聲。
另外,建成舊黨之中多有大才,朝廷已經下令,既往不咎,沒必要繼續追究責任。
竇軌只是性格強硬執拗,並非愚笨之人,看完書信他就知道他是對韋雲起成見太深,一心想要給李世民清除敵對之人,行事太過偏激。
但是依照竇軌的脾性,自然不可能去向韋雲起賠禮道歉。
只是在韋雲起隨傳旨內侍離開益州後,竇軌下令繼續沿用韋雲起的練兵之法,將府兵拉到深山密林之中訓練。
數月後,竇軌率軍進擊方山僚人,大勝,俘虜兩萬多人,在報捷的奏疏之中,竇軌將功勳歸結於韋雲起的山地練兵之法。
不過這番大捷並未使得竇軌加官進爵,反而遭到非議。
因為竇軌書生意氣,用兵太過嚴酷,將士稍有犯錯,便是嚴厲鞭笞,用刑實在狠辣,跟隨竇軌入蜀的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共計十餘人,多半因犯錯而被竇軌斬殺。
這些驃騎、車騎將軍多是關中人,親朋故舊多有達官貴人。
因竇軌是李世民的舅舅,唯恐李世民有心偏袒,那些人便去仁壽宮告御狀。
李淵聞言大怒,直言道:“跟隨你的驃騎車騎十餘人,斬殺過半,朕也是出身隴西的車騎將軍,如此濫殺,朕豈治不得你?”
當即下詔,將竇軌下獄。
這時候,陝東道大行臺兵部尚書韋雲起上疏,言明當時的巴蜀情勢惡劣,若非竇軌用重典,難以平定匪寇以及僚亂。
既然竇軌處置合理,且有韋雲起證明,李世民便下令釋放竇軌。
承恩殿,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書冊,一臉複雜,看著高衝,“你這真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