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裡,李淵、李世民,高君雅、高衝,這兩對父子便是絕對的主角,光環閃耀。
高衝咧嘴一笑,“長安笑笑生,究竟是何許人也?只有聖人、殿下還有我知道,不對,還有阿難知道”,高衝看一眼張阿難。
“也罷,左右不過是一本傳奇小說,買得起的人也不多”,李世民隨手放下《隋唐演義》,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
畢竟這個時候的書籍若是刊印出來,成本極高,一般人也買不起,李世民認為起不到太大效果。
對此高衝早有準備,“殿下,還請屏退左右,五丈之內,不得近人,我給你看一件大殺器”。
李世民一頓,看看張阿難,張阿難主動退下,並且驅散外殿的侍從,守在五丈之外。
高衝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冊子,“殿下,這件發明,足以影響歷史,還請殿下務必慎重對待,至少現今這個敏感階段,不宜對外展現,等日後殿下御極,再付諸實施不遲”。
見高衝說的如此嚴重,李世民不由得一怔,將信將疑的接過小冊子,翻開來看。
高衝信心滿滿,靜靜地等著李世民的反應,不出高衝所料,李世民曾的站起身,一臉驚駭,“果真有此奇效?”
高衝點點頭,“不敢欺瞞殿下,活字印刷之術,足可使書籍成本減半,速度翻倍,甚至更多”。
高衝思前想後,終究提前將活字印刷術拿出來了。
至於造紙術,其實隋唐的造紙術已經非常成熟了,造紙原料數不勝數,比如麻類、桑皮、藤皮、樹皮、瑞香皮、竹子等,皆可造紙。
甚至官府文書用青、白、黃等顏色的紙,各有不同的用途。
造紙術這是真正的技術活,高衝並不瞭解,所以更別談改進,但是活字印刷的原理就很簡單。
現在的流行的印刷術便是凋版印刷,後世多認為凋版印刷是起源於唐中後期,實際上早在隋朝,凋版印刷便已經出現。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為紀念長孫皇后,下令將長孫皇后所著的《女則》用凋版印刷刊印出來,這就足以說明凋版印刷至少在唐初便已廣泛應用。
凋版印刷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平滑的木板上凋刻字,然後刷上墨汁,再把紙覆蓋在上面,字跡便留在紙上。
原理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真正操作起來,凋版印刷費時費力,且極其繁瑣。
首先凋版便極其不容易,刻錯一個字,整塊板子便要作廢,而且一套凋版只能對應印刷那一本書,所以說用凋版印刷刊印書籍,費用相當昂貴,這也是現在書籍昂貴的原因之一。
但是活字印刷術就非常經濟實用,且印刷迅速,用膠泥做成規格一樣的毛坯,然後刻上反體單字,為方便揀字,把膠泥活字按照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排字的時候,用帶框的鐵板做底託,進行印刷。
活字印刷完成後,可以拆下來重複使用,製作簡單,成本低廉,且容易儲存保管,不像凋版印刷一樣,一套凋版便是價值連城,需要時常保養,以免蟲蛀開裂。
等李世民徹底弄清楚原理後,激動的在殿中踱步,指著高衝說道:“攸之,你可知你這個發明的意義?這個了不得啊”。
“知道,活字印刷一出,必定影響世家利益”,高衝沉聲說道。
“所以,活字印刷術必須等殿下御極之後,再來推行,殿下,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相信你是明白的,絕不可急於一時,這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可以完成的事”。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