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頭看看剛才走過的地面。”
聞言,唐館長疑『惑』的看向木雕小鎮的地面。
可它觀察了幾分鐘,卻是看不出任何端倪。
“不行,秦先生在為難我……”
唐館長搖頭自嘲的笑了。
秦淮的雕刻作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惜墨如金。
吝嗇於多刻一刀,吝嗇於多加一根線條。
這類雕刻是十分困難的。
眾所周知。
無論是雕刻藝術,還是塑形藝術,還是繪畫藝術,還是書法藝術,有一條通用的真理:那便是越簡單,越難掌控。
線條少,意味著容錯率低,一旦出錯,就會十分扎眼。
就好比南郭先生濫竽充數。
三百人吹笙,他混入其中,很難被發現。
但要是一個一個吹,南郭先生只能捲鋪蓋跑了。
雕刻亦如是。
減法越多,對技法的考驗便愈加高。
也即是說,線條少意味著容錯率低。
而秦淮能用極少的線條,表現出包羅永珍的意境,說明當秦淮這件作品雕出來時,瑕疵就非常少了。
想要從幾乎沒有瑕疵的作品中找出小人會動的奧秘,甚至比找出一處瑕疵還要困難啊!
所以唐館長很快便放棄了治療。
想找秦先生的茬?
洗洗睡吧。
前段時間,秦先生吊打東瀛銅藝師,所展示出來的,對細節的觀察力還用多說嗎?
如果秦核舟說的端倪小到那種程度,唐館長就是再長十雙眼睛,也觀察不出來啊。
所以唐館長很有自知之明。
“注意力全部落在有花紋的金磚上,並且踩一踩。”
聞言,唐館長蹲在金磚前,仔細觀察。
觀察了好半天,唐館長才發現。
地面金磚分兩種。
一種有花紋。
一種沒有花紋。
沒有花紋的金磚未被固定死,人踩在上面,會讓它們微微下沉。
當金磚下沉時,一旁的商鋪就會運動。
所以金磚下面連線的,恐怕是一連串的機關。
只是剛才他被小鎮裡面的景物吸引人全部注意力,所以沒有關注腳下。
唐館長恍然大悟。
好心機啊。
一面是讓人應接不暇的小鎮風情,一面是暗藏在地下的機關構造。
這些元素巧妙的設計在了一起,所達到的效果,絕不是簡單的堆疊,而是讓小鎮愈加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