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無歲月。
自從秦淮把木雕的塑形理念融匯貫通後。
他便發現,平面不僅僅是平面那麼簡單。
平面同樣有質感。譬如如動物,有『毛』發叢生的質感。
譬如女孩肌膚,則有細膩如玉的質感。
譬如衣物,便具有絲質或是棉料的質感。
瓦片有瓦片的質感。
牆壁有牆壁的質感。
琉璃瓦有琉璃瓦的質感。
竹有竹的質感。
荷葉有荷葉的質感。
雖然說起來像是觸覺,但實際上,觸感與視覺是可以相通的。
在文學創作上,這叫通感。
按照秦淮之前的創作理解,這叫換一個角度看待曾經習以為常的世界。
只不過本次換的角度是換感官罷了。
雖說有細微差別,但上升到本質,還是一個道理。
運用通感來進行木雕創作,秦淮能夠用最少的線條與最平整的面,表現出最豐富的內涵!
從此在木雕創作上一日千里,雕刻工序亦精簡了兩三倍。
他站在木料前,挺立如松,好似融入了木料靈魂,身臨其境的對木料進行雕琢。
刀尖劃出的線條柔軟,動感。
鋪展開來的平面飽滿、澄淨。
整件雕刻的構造乾淨爽朗,景『色』,人物,佈置都充滿了極致簡單的韻味。
可卻沒有半點缺斤少兩。
神韻、氣象……應有盡有。
宛如不施濃妝的商雅,宛如一束從清水中搖曳而出的蓮花。
簡約中包涵天地至美。
好像從窯中燒製出來的天青『色』北宋汝瓷。
秦淮以這種技法雕刻,漸漸的揚起了唇角,笑意不自覺流溢位來。
攝影機將這一切默默捕捉。
如果放進紀錄片中,那些小花痴女們又要尖叫了。
商雅坐在不遠處,手托腮,『露』出了宛如痴漢一般的笑容。
秦淮小哥哥進入狀態真的好蘇!
五官有如山水畫一般俊美。
手指修長,握住雕刻刀的手勢,堪稱絕美!
而木料在他的刀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輕易就幻化出美輪美奐的萬千氣象。
刀成了筆,石成了紙,所有情緒和靈感,都似潑墨般淋漓盡致地揮灑。
不拘泥於線條,不拘泥於細節的堆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