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當觀賞者看得出奇,商鋪內的小人突然一卷長袖,進入勞作狀態,草地上的風箏突然乘風而起……
這是何等的驚豔!?
就好像畫中的蝴蝶飛出了畫卷,給人一種不期而遇的驚喜。
真是巧思神工啊。
唐館長連連稱奇。
“裡面的機關佈置太妙了!
尤其是最後一道機關,摁下商鋪門額上的牌匾,整條街都從地面升起路燈,裡面涉及的機械就太多了!
可秦先生卻能輕輕鬆鬆的夠統籌兼顧,不愧是……”
吹捧。
使勁兒吹捧就對了。
唐館長眼睛發亮的盯著小鎮,垂涎三尺。
“行了行了,適可而止。”
秦淮擺手讓唐館長停下。
“那麼秦先生……這座小鎮,準備放在金陵省博物院嗎?我們會善待它的。”
終於,唐館長暴『露』了真實用心。
“不。這座小鎮不能長期停留在任何一家博物館,全國的博物館輪流展出,一個一個向我申請好了。”
這座小鎮,雕樓畫欄照耀入目,百項技藝熠熠生輝,放在哪裡都是鎮館的寶貝。
而且,秦淮現在名高天下,那些博物館肯定會爭著展覽這一件作品。
秦淮並不求賺錢,他把這些技藝宣傳出去,就是為傳統技藝做貢獻。
讓每一家博物館都展覽一遍,豈不是最好的選擇?
聞言,唐館長頷首,表示理解:
“秦先生的計劃是最好的,能讓小鎮達到最高的曝光度。
一旦完成全國博物館巡迴展出,小鎮中的近百項技藝,會受到比之前更多的關注與發展際遇。
不得不說,秦先生對傳統圈藝圈的貢獻越來越大了。
傳統技藝圈有秦先生,真是一大幸事。”
雕刻這座小鎮,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但秦淮依舊去做,並將它做到最好。
所以唐館長非常喜歡秦淮的為人。
有責任感!
有擔當!
和曾經的閻老先生一模一樣。
……
……
接下來幾天。
參與本次木雕的守藝人紛紛來金陵省博物院參觀成品。
遠在經常的王師傅給秦淮造了一座金屬鐘樓。鍍上金箔,便是金碧輝煌的黃金鐘樓,將它放在小鎮入口,立刻成為小鎮的一抹亮『色』。
而崑曲傳人也製造了一臺小型的留聲機。
放置於戲臺帷幕後,當觀賞者踩上戲臺前的金磚時,動聽的水磨調緩緩飄散……
至此,傳統技藝小鎮落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