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刻來一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淮掛掉電話,跟商雅說了一聲,便開始換鞋,換上正式的衣服,準備出門。
商雅則像一個賢惠的小妻子一般撫平秦淮肩膀、後背的褶皺。
當然,會趁機揩一點油,還一本正經的板起俏臉。
“早點回來。”
聽得商雅溫柔的話,秦淮眼神寵溺,點頭,『揉』了『揉』商雅的秀髮,轉身出門。
……
……
車程一小時,秦淮來到金陵省民間藝術家協會。
“秦先生終於捨得回我們協會了,請進。”
理事會秘書長得知秦淮要來,不知道有多高興。
早囑託助手盯緊,見秦淮來了,第一時間在門口迎接,噓寒問暖的把秦淮拉進辦公室。
“這是金陵省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資料。一個不落,請過目。”
秦淮道了聲謝,翻開表格材料。
一共十六項傳統技藝,每一項技藝都有一位到兩位代表人。
表格材料中,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聯絡方式都寫得清清楚楚,還有該項技藝的詳細資料。
秦淮瀏覽得頗為認真,逐字逐句,五官凝肅,一絲不苟。
……
“秦先生,實不相瞞,過去幾十年,各項傳統技藝的傳人幾乎沒有什麼交流與合作……秦先生若能促進,對傳統技藝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秘書長眼神渴切。
有些偏門的傳統技藝,除了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得到一些補貼,就再也沒有後文了。
有些繼承者已經年過古稀,完全找不到願意學習的徒弟。
如果該繼承者撒手人寰,恐怕一項技藝就成了最後的絕響。
秘書長憂心忡忡。
外省還有一項簪紙花的傳統技藝,如今淒涼到,只剩下一位八十歲的老先生還在堅持了。
想教徒弟都力不從心!
唉。
提及這項技藝,哪怕是業內的人,都未必聽說過。
這說明在傳統技藝的宣傳推廣方面,做得真的有欠缺。
如若秦淮這位擁躉眾多的奆佬來宣傳推廣,或許情況會有明顯的好轉!
一手雕刻技藝鎮壓圈內,年輕,顏值高,氣質佳,低調卻有實力,這些圈粉點結合在一起……毫不誇張的說,業內最有能力將傳統技藝推廣到公眾面前的人當屬秦淮。
除了秦淮,誰都沒有這般得天獨厚的條件!
喜歡技藝天王請大家收藏:()技藝天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