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先生的汝瓷不是可以放茶室嗎?”
商雅第一時間想到前晚的酒瓶。
由來花酒是一家,
古瓶盛酒後簪花。
宋朝崇尚的極簡風,簡約的天青『色』外觀,崑崙玉碎般的冰裂紋開片,加上一朵小花綠葉,在這種氛圍下賞花喝茶,俗人都要蛻變!
“李運先生的汝瓷用來『插』花確實是極品。你也可以學習『插』花的。”
秦淮放下雕刻刀,望著商雅。
“我?我不行……我什麼都不懂呀。”
“沒問題的『插』花、喝茶、焚香若只求自娛自樂,並不算困難,多讀讀類似的書即可。一天『插』一束花,『插』幾百天就是高手了。”
秦淮寬慰道。
“嗯嗯!我會試試的。”
商雅也有學習的心了,明眸閃亮。
……
“電話響了……”
商雅遞來手機。
“誰的?”
秦淮詫異的接過,一看,竟然是民間藝術家協會。
“秦先生,您要尋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清單列出來了。”
秘書長聲音洪亮。
“哦,還順利嗎?”
“順利,聽說是秦核舟的組織,毫不猶豫便答應了下來。參與者一共十六位。其中包括崑曲、姑蘇刺繡、姑蘇評談、揚州剪紙、惠山泥人、宜興紫砂壺、宋錦織造技藝、姑蘇緙絲、姑蘇御窯金磚、金陵金箔鍛造、南通板鷂風箏、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制扇技藝、常州梳篦、豐縣糖人貢、邳州紙塑獅子頭。幾乎涵蓋了金陵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繼承人。”
不錯嘛。秦淮燦爛一笑。
這麼多技藝,每一項技藝聽起來都很厲害,如果將這些精彩紛呈的技藝全部納入傳統技藝小鎮中……
值得期待呢!
就目前而言,國內還沒有工匠嘗試做這件事情。
或者說嘗試過,但失敗了。
畢竟不是誰都有秦淮這樣的影響力和整合力。
當然,這麼多技藝,要想和諧共存,且讓各自的魅力盡可能的煥發出來,還必須精心商榷。
秦淮微微想了一下,哪怕用十幾噸木料都不成問題。
縱使是名貴木料,也能出得其錢。
既然不差錢,那麼追求質量便是唯一的要求了。
想到此處,秦淮挺了挺胸膛。
一旦他決定了要做的事情,斷然要做到極致。
所以當下,自然是先系統的瞭解這些傳統技藝,以及傳統技藝背後的守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