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之死,同時也標誌著以曹昆為首的驃騎將軍一黨垮臺的開始。而朝廷上,太師以吏部尚書最後遞上的那份彈劾為導火線,在朝野對曹昆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之後,太師彈劾曹昆有功,加封司徒,影響日隆。而在民間,由於吏部尚書遇刺身亡讓百姓群情洶湧,大理寺門外每日都有百姓自發跪在那裡喊冤,請求朝廷對吏部尚書遇害一案徹查到底。
倒曹的風暴從朝野間席捲而起,撼動了整個中原王朝上上下下。
裴太師一石二鳥,他本是看重曹昆的,奈何曹昆野心勃勃,一心想著權傾朝野,裴太師生怕有一天此人會跳到自己頭上動土。而端木蒼玲、軒轅錦晟等人他也忌憚,於是假意與曹昆為好,借曹昆之手除掉自己心腹之患,然後再將他獲罪殺之。這就是一場陰謀,但是裴太師做的天衣無縫,他詭計多端,要不是當年琅琊王蕭璟出面,青州刺史勾糾也早已死在他的手下。如今蕭璟造反,廟堂之上他更是為所欲為,什麼驃騎將軍、吏部尚書的,都是自己手中一枚棋子而已,而幕後的弈手便是這位深藏於黑暗中的權貴。
大理寺和吏部已經按帝皇的旨意,介入了對曹將軍一黨的清算和追查,第一個定下的罪名,便是派遣刺客殺死吏部尚書端木蒼玲。
那名刺殺端木尚書的刺客當場被抓,刑求之下招出幕後指使者是驃騎將軍府,便被判了凌遲,準備在吏部尚書出殯同一日在西市街口上當眾行刑,以平民憤。
行刑那一日,整個西市人山人海,連集市上的商賈小販都不做生意了,個個擠著過去看那個刺殺吏部尚書的兇手伏法,每個人臉上都有激憤和興奮的神色。然而看到那個被押上來的瘦小的老人時,大家都微微愣了一下——這樣佝僂著身子的老人,實在和百姓心中那個狠辣殺手的樣子相去甚遠。
那個刺客顯然在獄中已經遭到了殘酷的刑求,滿身的肌膚片片脫落,被鐵索拖上來時已經奄奄一息,只睜著一雙看不清眼白的渾濁老眼,看著底下人頭攢動的看客。彷彿忽然間被那些仇恨的眼神烙痛,刺客張大嘴巴想要說什麼,可喉嚨裡只發出了嗬嗬的含糊聲。
“殺了他!殺了他!”底下不知是誰先帶頭大喊,很快贏得一片應和。
憤怒的人群中,只有一個人沒有說話。街道客棧的店小二遠遠站在街角,看著被拖上行刑臺的老人,認出了是馮老漢,忽然間全身彷彿被雷電擊中一樣微微顫抖。他張了張嘴,又似乎不知道說什麼好,抬起手指掩著嘴巴——怎麼會這樣……怎麼會變成這樣……馮老漢真的殺了吏部尚書嗎?可他、他本身也是被冤枉的啊……
“殺了他!為吏部尚書報仇!千刀萬剮啊!”看到那個刺客竟然不認罪地四顧,底下叫囂更是響亮,憤怒的人們紛紛將手中雜物投擲出去,打到刺客身上。
“不!不!”店小二終於忍不住脫口驚呼,想要撥開人群衝過去,“他是冤枉的!他是冤枉的!尚書大人他……”
然而這邊語聲未落,那邊剛要開始行刑的人群中,陡然爆發出了一陣混亂,發出一聲大喊,潮水般地往外退去。
“劫法場!有人劫法場!”驚慌而憤怒的喊聲,在圍觀者中傳遞著。
人潮在驚呼中退卻。兩個人宛如鷹隼般從天而降,落到行刑臺上,一劍抹了監押的官兵,從臺上扶起了遍體鱗傷的馮老漢。其中一個紫衣女子劈開了枷鎖,白衣男子便俯下身,將奄奄一息的老人背了起來。兩人轉身聯手合劍,直衝出人群。
店小二驚得目瞪口呆——是他們!是他們……那曾經住在客棧裡的姑娘和男子。
一個月後,當北夏王朝對這兩位俠侶的通緝遍佈天下時,漫天的菊花已經開了,璀璨鮮豔,彷彿與破開酷暑的秋風相對嫣然微笑。
滿坡的繁花下,有人擊節而歌,歌聲老邁嘶啞,調子卻婉轉,竟是一曲《落紅》。
驃騎將軍已經垮了,太師獨掌大權……外面的一個月,天翻地覆,然而在這天下卻只有菊花悄然綻放。
那個紫衣女俠在花下睡了一覺,照舊夢見童年時在師父身邊嬉戲的無憂歲月。睜開眼睛,就看到她的師兄——白衣少俠端著一碗湯藥而來,他正俯下身,蓋了一件斗篷在她身上。
她不由抬頭粲然一笑。
就算什麼都相同,但是,人的心卻已經不同了。他們兩個雲遊天下,行公道之事,只為仗劍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