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是後世來者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孫猴子和豬八戒就沒有這個先見之明瞭,觀音菩薩這一路不僅是要去會會唐三藏,同樣的還有花果山美猴王和掌管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
她既然敢要這個功德,自然是有實力作為依靠的,否則沒有一些實力保證,又怎能讓人服氣。
天蓬元帥對此事並不知情,相比較來看,孫悟空也只是隱隱有些感覺。
西遊之路,事關教化功德,天上無數大羅金仙看著,自然不能允許出現紕漏,他們背後的人雖然做出了十分努力,但是這些還不會讓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知曉。
當然若是他們實力足夠的話,自然會對此行或多或少有些瞭解,但是金蟬子自願轉世,天蓬元帥被打入豬胎,即便是孫悟空也被鎮壓五百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世間事,瞭解甚少。
而沙僧與他們不同,他不管天條之威,直接反出天庭,憑藉後世之身,更是對西遊之事非常瞭解,所以這些人中,沙僧是最清醒的。
這些人中,又以唐三藏心中最為堅定,他只願傳遍高深佛法,取得西天真經,世代傳頌,普渡世人。
聽聞菩薩給他所講,這一路之上他會經歷許多劫難,唐三藏只是微微一笑,對此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世間多疾苦,磨難只是鍛鍊心志。
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磨難,不過這些只要渡過了就是福分,度不過那隻能說明福緣未到,也是命中註定。
唐三藏一席佛法,也讓觀音菩薩聽出了他的心志。
觀音曾私下暗讚道:“金蟬子佛心堅定,佛法精深,即便是轉世之身,也能在先天上就有佛法繼承,當的起此行教化重任。”
不過觀音菩薩依舊是給唐三藏指了一條明路,她說這一路上,會有人誠心相助,這些人無不是威震一方的赫赫人物。如今心向佛法,希望唐三藏遇見時,能收為徒弟。
唐三藏欣然答應,對觀音菩薩留下的兩個人名牢記在心,一個是壓在五指山下的猴王,還有一個則是在流沙河之中,被困的天將。
而就如同他降世那刻一樣,唐三藏腳步開啟的那一瞬間,天地之間風雲變幻,所有大仙家都不約而同的睜開了眼睛。這些人當中,包括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鎮元子,四海龍王,如來佛祖等等。
教化功德之路,困難且長,九九八十一難,並不是那麼容易度過的,不過這些磨難對大能者來說,不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每一難都是一場功德,能分走這些功德的人各個都是實力高深之輩,他們自然希望多多益善。
流沙河中,沙僧盤膝而坐,唐僧已經出發,他心有所感。自從踏入了金仙巔峰境界之後,他推演的能力有了增強,些許天數也能看上一看。
此時天地風雲變幻自然是有要事發生,而能令整片天地都有變化的事情,沙僧一想便知,唐僧啟程了。
他身體一轉,一具分身飛了出來。
分身留在流沙河當中,要知道,此時流沙河之外,無數雙眼睛看著沙僧,這場大勢不允許出現一絲紕漏,沙僧之前不守天規逃出流沙河也就算了。
但是此時他再來去自如,就有些不守規矩了。
流沙河之外無數功曹看著沙僧,極為隱秘,若非他達到金仙巔峰境界,還真無法感受到這些人的窺視。
沙僧祭出分身坐鎮流沙河,本尊的目的非常簡單,首先要告訴自家勢力在唐三藏到來之時,封閉山門,不要出現半點紕漏,不管外界傳言多麼旺盛,也不要去招惹唐三藏。
還有則是看看唐三藏一路所行之事,他也要了解一下唐三藏,看看這和尚是否像原著之中所說,行事古板,正氣凜然。
還有孫悟空到底是什麼實力,他需要提前瞭解,不然的話,兩眼一抹黑不說,萬一影響到他,可就不太美妙了。
此時,沙僧也正有意藉著西遊之路,磨練一下自身的境界。
他初入金仙巔峰,境界尚未穩固,這一次西遊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沙僧心中開始盤算道:“唐僧收他為徒其中要經歷幾個磨難,小的不算,先收孫猴子,收小白龍,然後就是去黑風山拿下黑熊精。
這裡我要出面一回,以黑熊精的實力被觀音收服還不如我來。
再然後就是收豬八戒,這些都還沒有什麼,只需要瞭解一下他們的性格就可以,重要的是不知那黃風怪是否回到黃風洞!”
“黑熊精當年沒有留下黃風怪,不過如果黃風怪還是回到了黃風嶺的話,說明背後有人操縱,逼的他回來。”
“不想那麼多了,最好還是回來,我三昧神風已經到了瓶頸,如果他回來的話,說不定我有機會用上一用靈吉菩薩的定風丹。
不知有那定風丹,能否讓我的三昧神風突破。”
心中算計頗多,記在心中之後,沙僧搖身化為一縷清風,飛向了天空。
喜歡轉世悟淨請大家收藏:()轉世悟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